新華社哈爾濱1月7日電 隨著東北三省糧食產量近年來不斷提高,東北"糧倉"作為我國糧食市場"穩壓器"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每年入冬後都是東北鐵路部門最忙碌的時候,目前僅黑龍江省每天就有約1400車糧食運往省外,供應全國各地的市場。"黑龍江省糧食局計劃處副處長趙宇紅高興地說。
東北地區擁有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東北平原,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其中,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耕地面積約3億畝,佔全國耕地總量的六分之一。近年來,國家實施的一系列惠農政策,在東北三省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2004年,全部免征農業稅、直補種糧農民和良種補貼等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在黑龍江等主要產糧區全面實施,使種糧農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此後,中央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東北三省的糧食播種面積隨之不斷增加,實現了播種面積、總產、單產的多項歷史性突破,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2004年以來,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連續突破300億公斤、350億公斤大關,並使全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了350億公斤。2006年,全省憑借著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和播種面積的增加,糧食總產一舉達到了398.9億公斤,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去年雖然遭遇大旱,全省糧食產量仍然達到396.55億公斤,為歷史第二高產年。
在我國糧食商品率最高的吉林省,2006年糧食生產創下歷史最好水平,成為全國唯一人均佔有1噸糧的省份。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的統計數字表明,2007年遼寧省糧食產量達到183.5億公斤,比2006年增長6.4%,糧食生產在連續3年獲得豐收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
憑借著滿倉的糧食,東北三省成了我國南方銷區省市的"米袋子"。近年來,借助黑龍江金秋糧食交易合作洽談會等合作平臺,東北糧食大量進入南方城市的超市和集貿市場。2006年,僅黑龍江省銷往省外的商品糧就達225億公斤,佔全國省際可調配商品糧總量的二分之一。
為保證糧食流通順暢,東北三省近年來不斷加強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使"北糧南運"更加便捷。去年末,錦州港港口糧食現代物流項目正式投入使用,通過新筒倉的一條1000噸/小時裝船作業線,裝滿4.4萬噸糧食倉容的貨輪耗時不到50小時,效率比過去提高了1倍。而在此前,大連至煙臺的火車輪渡線路開通,開闢了東北糧食出關的新通道。
我國政府公布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提出,要在東北地區建成"現代化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確保其具備穩定的糧食生產能力和商品糧供給能力。目前,東北三省正在實施一個龐大的糧食增產計劃,斥巨資加快這裡的中低產田改造,計劃用10年時間使糧食生產能力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00億公斤以上,進一步發揮其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