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8日電 『市政府擁有本級行政權力142項,市政府所屬的56個委辦局擁有行政權力4866項......』日前,哈爾濱市政府向社會公布政務公開目錄及行政流程圖,使量化了的政府行政權力置身於群眾的監督之下,以政府流程再造來規范行政行為,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權力政府轉變邁出一大步。
用『數』和『圖』來量化權力
『法無授權不可為』。打造陽光政府,必須從依法確權開始。哈爾濱市政府法制辦利用半年時間進行行政權力清理。這次清理,從廓清政府權力、核准授權依據、劃清職權范圍、明確執行主體入手,對涉及到的行政權力適時動態調整,確保職權范圍始終明確,行政權力邊界始終清晰。要求各行政部門在行政活動中,既不能失職,又不能越權,既不能不作為,又不能亂作為;不能只強調權力,不履行責任;更不能有利時行使權力、爭權奪利,無利時放棄職責、互相推諉。
通過清理,摸清了市政府權力有142項,繪制流程圖126個,市政府所屬的56個委辦局行政權力有4866項,繪制流程圖828個。此次清理共涉及各類法律300餘部,行政法規600餘部,地方性法規400餘部,國家部、委規章和省、市政府規章3000餘部,法律條款總計20餘萬條。通過清理,量化了市政府及所屬委辦局的行政權力,基本理清了各單位涉法行政權力總數,規范了各單位行政權力運行流程,改變了行政機關權力模糊不明的狀況。
哈爾濱市政府研究室李主任對此次權力清理做了進一步闡釋:通過權力清理,使政府部門權力更加量化和數字化,權力內容更明晰,流程更透明和規范。與政務公開所不同的是,政務公開僅僅是公開,但政府及所屬部門究竟有多大權,百姓對此並不十分清楚。流程再造則把部門權力規定在一個有限的范圍,並用數字給予量化。權力部門作為與否、是否屬亂作為,對照流程,一看便知。
破除行政本位,有效『放權』
有效『放權』並不等於『放之任之』。按照十七大對『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部署,哈市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強調的是政府部門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強調要破除行政本位及官本位的思維定勢,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堅決把政府不該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項轉移出去,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推進事權下放和管理重心下放,將事務性管理職責逐步下放給區。
資源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轉變,對政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只有建立並完善一套適應市場需求的制度規范和監管體制,纔能使政府在做好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的同時,更有效地承擔起社會管理職能。哈爾濱市政府提出,要用漸進式的制度建設,積小勝為大勝,通過制度建設,達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制度管權的目的。
權力行使到哪,透明就延伸到哪
政府流程再造的最終目標是『便民、利民』,其中,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制度是關鍵。哈爾濱市政府提出,要選擇權力相對集中、社會關注程度高的單位,以保障群眾知情權為出發點,明確界定公開范圍和時限,具有相對穩定性的事項長期公開,臨時性的事項隨時公開。通過電子政務加快政務公開步伐,本著『公共權力行使到哪裡,公開透明就延伸到哪裡』的工作思路,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公益性事務全方位公開,把公共權力透明運行向區、縣、鄉鎮、街道延伸,既公開各類政務信息,又為群眾提供多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