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一年5萬人出國務工 出境勞務一半去韓國
2008-01-10 10:19:41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振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0日電 1月7日韓國一冷凍倉庫爆炸引起的大火中,12名中國同胞遇難,其中一人重傷,死者絕大部分來自東北三省,且多為朝鮮族。在赴韓務工的大軍中,東北三省成為重要的一部分,而哈爾濱市通過探親、勞務中介等方式前往韓國的務工人員也不在少數。

  5萬出境勞務一半去韓國

  郭村長是鶴崗人,一年前,他妻子通過探親去了韓國,在仁川一家餐館打工,1年能賺約10萬元人民幣。去年,他隨考察團去了趟韓國濟洲島,限於韓國當地的有關規定,他沒法去仁川看望妻子,希望妻子能來濟洲見一面。妻子告訴他,從仁川到濟洲需乘坐飛機,往返需要一天時間,而餐館老板只能給她一天假,留給兩人見面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最終,夫妻倆也沒見成面。

  老郭說,現在他們村裡有240多人在韓國打工,大概佔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最多的時候全村有一半人去韓國。

  據市農村勞動力轉移辦公室的徐廣英介紹,去年全市就有5萬農村勞動力到境外務工,多前往韓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半去了韓國。與官方統計的數字相比,民間前往韓國務工的數字可能更為龐大,探親成為民間前往韓國的一個重要渠道。

  32家境外就業中介獲認可

  探親之外的另一條赴韓務工的重要途徑就是勞務中介。老郭告訴記者,他們村裡不少人都是長期通過哈爾濱的幾家中介去韓國,費用很便宜,算上培訓費只需兩三千元。

  采訪中,一些中介企業卻告訴記者,操作境外勞務,風險太大,少數通過中介出境的勞務人員到達目的地國家後就跑了,中介則面臨高額的處罰。哈爾濱龍航境外就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彥說,前年曾操作一次赴秘魯務工,但有3人在當地跑了,公司遭到了2.3萬美元的處罰。而『跑人』事件不僅僅在一家公司出現過,面臨經營中的高風險,有些公司乾脆放棄了面向某些國家的勞務輸出項目。

  記者在勞動部網站上看到,黑龍江省獲得境外就業中介經營許可證的機構有32家,其中21家在哈爾濱市,而商務部『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名單』中,黑龍江省有11家,其中8家在哈爾濱市。多數零散的赴境外務工人員,很少顧及自身的基本保障和安全保障,境外也少有專門負責勞務輸出人員管理和安全的機構。

  『留洋』務工者工種有限制

  原在尚志市某機關工作的孫先生前年退休後,和妻子通過叔叔發來的邀請函,辦了簽證前往韓國。去年9月,孫先生和妻子回國,用打工賺的錢買了輛轎車。孫先生說,到韓國後工作不是特別累,可他還是放棄辦理探親延期回國了,少人溝通讓他覺得很壓抑。

  很多國家對外來務工人員所從事的工種是有限制的,『留洋』打工者也多以體力和簡單的機械勞動為主。陳彥說,近期公司輸出的勞務主要是食品加工工人、洗衣工、建築工等。而一些民間途徑『留洋』打工者,部分找不到固定工作,只能打零工。

  記者從市人力資源市場了解到,其操作的赴韓國中文教師、赴俄羅斯技工、赴澳大利亞屠宰工、赴美國IT技術員等項目,有的已運作兩年了,但仍比較少。一些國家境外勞務輸出所需手續辦理周期太長,也讓一些打工者放棄了原來的計劃。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