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0日電 哈爾濱市『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開始於1978年,至今29個年頭,已成為哈爾濱冰雪體育中一項品牌活動。其宗旨是充分利用冰雪優勢和契機,重點做好小學低年級和幼兒園的『上冰雪』活動;重點扶持各級各類冰雪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基點校,抓好業餘訓練工作,注意發現和培養有前途的『苗子』,使『上冰雪』活動成為培養體育後備人纔的載體。
『上冰雪』仍是重要主題
每年的冬季,哈市教育局和哈市體育局都會聯合發出通知,號召開展一年一度的『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
哈市教育局體衛藝處副處長陳國富說,今年,哈市的上冰雪活動采取了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制定適合本地區實際,操作性強的『上冰雪』活動方案。要求有場地條件的學校必須開展冰上活動,澆冰學校數要在40%以上,50%以上的學校開展冰上活動。目前,哈爾濱市區有118所學校澆冰、開冰上課,有132所學校開展創建『冰雪趣味活動樂園』活動,這項活動開展面比較大的是平房區、道外區和阿城區。此外,各學校還開展各種具有傳統和地域特色的冰雪和冬季戶外體育活動;舉辦各類冰雪項目競賽和趣味競賽;舉辦傳統校速滑賽;開展以冰雪內容為主題的文化、體育活動。
冰城校園難見冰場
今年,哈市教育局要求,對有能力、有條件的學校,體育、教育部門應給予必要的督促、指導,采取逐校抓落實的辦法,保證冰上活動的開展。沒有條件的學校,倡導開展豐富多彩的冬季戶外體育活動。鼓勵學校利用好天然冰面,自編上冰活動內容,自制簡易器材。有場地有條件的地方,體育、教育部門要有計劃地澆標准中心冰場,方便周邊學校開展冰上活動。
記者在走訪時了解到,平房區162中、99中、新疆二校、55中等19所學校澆了冰場;道外區12中、宏偉小學、南棵小學等20所學校澆了冰場,並開展了上冰課。對於學額大操場小的學校,積極開展了冰雕等與冰雪相關的冰雪項目。
哈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邵韻聲說,對於上冰,體育局和教育局要求各區、縣(市)必須克服困難澆建中心冰(雪)場。冰雪體育長廊沿線的區、縣(市)必須澆建兩處以上周長400米的中心冰場。對符合條件的市級中心冰(雪)場,哈市體育局每塊扶持10000元;對符合條件的區、縣(市)級中心冰、雪場,每塊扶持6000元;對在『上冰雪』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學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市教育局將繼續加大對基點校的冰雪器材投入力度,並按規定執行冰雪體優生中考加分政策。
冰雪體育人纔短缺
哈市南崗區業餘體校著名速滑高級教練員崔曉偉說起上冰來感慨萬千。崔曉偉是哈市著名的速滑教練,從教15年來,經他訓練輸送過張志成、王洪海等全國冠軍。2007年,他的學生徐金金獲得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速滑500米第三名。崔曉偉說,目前,開冰上課的學校比以前少了,而原來,區裡冰上運動會相當熱鬧,十幾所學校參加,熱鬧非凡。2007年12月28日舉行的冰上運動會,南崗區只有4所學校派隊參加。參與的人少了,選拔人纔的餘地就小,導致教練員萎縮。在某些地方出現教練員閑置,多於運動員的倒『金字塔』情況。
崔曉偉說,學生不願意學上冰項目有兩個原因:文化課的負擔重,怕吃苦;家長有誤解,認為會影響體形。目前,學滑冰的學生男女比例失調。南崗業餘體校的速滑班能夠維持在60多人的狀態,是因為從1990年開始,他們就與哈師大附中聯辦特長班冰上培訓中心,達到標准的學生初中昇師大附中加90分。崔曉偉說,他最大的希望是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有關部門加大對基點校的扶持,使冰城的孩子都能滑冰,使天獨厚的冰雪資源造福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