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電 (李華虹 喬蕤琳 記者杜筱)由哈醫大二院承辦的第13屆中國心律學高峰論壇11日在哈爾濱市隆重召開。記者從本次論壇上了解到,目前,我國每年大約有180萬心髒猝死病人90%發生在醫院外,救活幾率近乎零,『猝死』已成為人類目前廣泛關注的嚴肅話題。胡大一、郭繼鴻、黃從新等國內心髒病學的頂級專家和近千名國內心髒病學代表參加了這次論壇。
悉數到會,一場我國心髒病學專向研究的高峰論壇首次在哈舉行。據悉,在本次研討會上,受中國醫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托,國內首家AED(體外自動除顫器,可以有效預防猝死)培訓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據大會秘書長、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於波教授介紹,第13屆中國心律學高峰論壇著重以近年來患者發病趨勢做針對性研究,如心髒性猝死、心律失常等危機人民生命的搶救和治療;對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應用、心律失常的導管消融和心房顫動的治療策略以及介入治療並發癥的識別和處理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同時,首次設立起搏和電生理生物工程技術專場,強調心髒起搏和電生理中的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問題,促進心髒介入治療專業技術型發展。
『猝死』已成為人類目前廣泛關注的嚴肅話題,也是本次研討會的主要議題之一,於波教授介紹說,心髒猝死一般指心髒疾病患者或其它意外事故引起的心跳驟停,患者在1小時內突然死亡的現象。心髒猝死在西方國家佔死亡總人數的25%至30%,在我國約佔5%。目前我國每年大約有180萬心髒猝死病人90%發生在醫院外,救活幾率近乎零。心髒猝死中最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無器質性心髒病的猝死多發生於中青年,70%發生於40歲以下的健康男性。近幾年來,很多名人出現了心髒猝死,如愛立信的老總張邁,大家熟悉而喜愛的演員馬季先生、侯耀文、高秀敏等,猝死受到高度關注。
醫學專家目前正在積極廣泛地研究和探討如何預防和及時救治,避免『猝死』的發生,達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於波教授指出,猝死具有特殊性和不可預測性,由於中國社會人群中急救意識的貧乏,猝死復蘇的成功率極低。近年來,隨著體外自動除顫器(AED)的應用,院外公共場所心肺復蘇的成功率明顯提高。因此,目前,猝死防治中應該加大高危患者的篩選,進行積極的預防治療;提高公共場所急救的能力,大力開展對心肺復蘇急救知識的普及,增加公共場所除顫設施的設置和應用。另外,對於猝死高危患者,或已經過AED搶救的患者,經專業醫生評估後,應及時進行體內除顫起搏器(ICD)的植入,避免再次猝死的發生。
此次論壇上,專家們對有關起搏器、除顫器、多導生理儀、消融導管國產化的問題,盡早出產高質量的國產化產品,以減輕患者和國家的醫療負擔進行了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