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選拔志願者 奧運賽場外的激烈角逐
2008-01-13 10:30:0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慕海燕 薛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3日電 題:選拔志願者,奧運賽場外的激烈角逐

  近日,黑龍江省招募選拔的首批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賽會志願者名單出爐,80名入選志願者經過一年的准備、嚴格的審核、多輪的角逐,成功入選。在100:1的激烈角逐中,能夠最終入圍的志願者們的第一感受都是無上光榮。

  2007年1月,黑龍江省開始招募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志願者,到2007年12月末,已有8000餘人通過網絡報名參選。『1977年恢復高考時的錄取比例是29:1,而奧運志願者的錄取比例達到100:1,足見國民對於奧運的重視和積極參與的熱情。』團省委志願者工作部部長李坦闊說,『我們預計到志願者報名會很火爆,但是沒想到最後的競爭如此激烈。到2007年5月31日17時,我們做過一次階段性的數據統計,那時報名總數已達到4755人,大多數是高校的在校大學生。94%的申請者都擁有大專以上學歷。』

  說起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的選拔工作,團省委志願者工作部的工作人員都覺得心裡熱乎乎、暖暖洋的,雖然接聽大量的諮詢電話、重復地答復各種問題,讓他們的工作量增加了幾倍,可其中體現的正是人們對奧運的熱情、對志願者的熱情。李坦闊說,在去年12月末北京奧運志願者的最後選拔考核中,一些『特殊』的申請人的故事鼓舞人心,令人難忘。

  65歲花甲老教授成功入圍

  作為黑龍江省奧運會志願者入選的最年長者,王耶教授無疑是最幸運的。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退休的他,多年來一直活躍在志願者的行列裡。他曾經做過特奧會的醫療保健工作者、全國高山滑雪錦標賽的醫務工作,平日裡醫院的義診活動更是當仁不讓。2006年8月22日,王老提筆給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志願者部寫了一封信,詢問申報奧運會志願者的有關事宜,並表達了自己這個年過六旬的老者希望成為北京奧運志願者的心聲。沒想到當年9月1日,奧運會組委會回信了,信中告訴他作為賽會志願者要到所屬省份報名,詳細的規則要在幾個月後出臺。

  在焦急的等待中,他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奧運知識。黑龍江省的相關報名工作剛剛開始,王老便趕去報名。『工作人員把我的名字鍵入微機時,我別提多高興了。但是工作人員告訴我,這纔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要想入選還要經過很多考核。回來後,我就制定了學習計劃,開始積極「備考」。』王耶教授說。

  對於王老來說,外語口語是他要啃下的最硬的骨頭。老教授年輕時學習的是俄語,多年的從醫生涯中,王老時常要翻閱一些英文原文原版資料,便又自學了英語。但是考慮到作為北京奧運會志願者,外語詞匯應該以基礎生活用語為主,於是老人開始像小學生那樣拿著英語詞典背單詞。王老給自己定了任務,每天學習20個新單詞,讓女兒配合練習口語,定時看電視英文講座。在最後的面試中,王老流利的英語令考官們都驚嘆不已。

  剛開始報名時,工作人員還考慮到了王老身體健康的問題。可是在最後的體能測試時,25米往返跑,王老7個來回跑下來,一點問題也沒有,在場的工作人員一起為他鼓掌祝賀。王老驕傲地說,自己年輕時曾是射擊項目的國家一級運動員呢,到現在依舊堅持每天游泳,每周打乒乓球。

  現在的王耶教授依舊承擔著一部分教學任務,在接待記者采訪前,他剛給哈醫大的本科生上完課。王老說:『作為志願者,我會嚴格地遵守大會的有關規定,以主人翁的精神為各國參賽人員服務。大會規定了不許吸煙,這對我來說有點難,但我一定執行,因為這體現的是哈爾濱人的文化素養。』

  從瑞士趕回來參加選拔

  22歲的哈爾濱小伙那葉楠在瑞士留學已經5年了。2007年,他在互聯網上看到黑龍江省招募奧運志願者的宣傳,立即在網上報了名,並讓父母幫助他准備一些必須的申報材料。

  那葉楠在瑞士酒店管理學校學習,期間還選修了法語。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北京奧運期間正是暑假,如果真能成為奧運會的志願者,他有專業和語言優勢,更重要的是能夠參與奧運是一次最好的實踐機會。順利地報名之後,那葉楠在瑞士繼續學業之時,又多了一項新的學習內容———了解北京、了解奧運、學習志願者條例,向身邊的人宣傳奧運。

  那葉楠對記者講,第二屆和第五屆冬奧會曾在瑞士舉行,但是距今已有半個世紀,而夏季奧運會則一直與瑞士無緣。他的瑞士同學聽說他申請了北京奧運志願者都為他高興,也都很羡慕他能有機會親近奧運、參與奧運、服務奧運。『我幾乎每天都瀏覽與奧運有關的中文網站,看到什麼新的信息,就向身邊的外國朋友講,當時我想不管最終能不能成為奧運志願者,我在瑞士向朋友宣傳其實就是在做志願者。』那葉楠說。

  這個寒假那葉楠原計劃是不回國的,他與一家飯店簽訂了實習合同。2007年12月10日,實習剛剛開始沒幾天,他就接到父親的電話:團省委要組織志願者選拔,如果真要參加就必須回國參加選拔考試。當時那葉楠的實習合同已經簽了,如果不完成實習中途違約,簽約飯店把情況反饋給學校,將直接影響他的畢業成績。而那葉楠實在不願意放棄這個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我找到飯店的老板講了自己的實際情況,希望他能理解我,把我們簽訂的實習合同做一下日期的更改。沒想到沒用我多費口舌,老板就一口答應。他說讓我放心地回國參加選拔,學校那邊他可以幫助我去協調,決不會因此而影響到我的實習成績。這位日籍老板還說,如果有可能,他也希望能在奧運期間到中國看看,還不斷地祝我好運!』

  如今,那葉楠憑借自己的表現成功入圍黑龍江省奧運志願者,也即將返回瑞士繼續學業。『再回去我的身份就不同了,我是一名真正的北京奧運會志願者了!』他一臉的自豪。

  第一個報名者,筆試成績最優

  2007年1月20日不到7時,魏文峰登錄黑龍江省奧運志願者招募網站,成為黑龍江省第一個志願者申請人。2007年12月23日、24日,黑龍江省的最後選拔結束,魏文峰又以筆試最高成績脫穎而出。有著男孩兒名字的魏文峰,實際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的陽光女生,她的奧運志願者夢想從薩馬蘭齊先生那句簡短有力的『beijing』開始。

  志願者的身份對於魏文峰來說並不陌生,2006年第四屆全國特奧會期間,她就擔任過志願者,在組委會工作部做管理志願者的綜合性工作。由於表現出色,她被特奧會評為『傑出志願者』。

  從特奧會回來後,魏文峰就一直期待著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的工作,也一直關注著相關的信息。2007年1月19日晚上,她在央視的新聞節目中看到了京外奧運志願者招募啟動儀式的報道。第二天一早她就登錄了黑龍江省的相關網站提交報名信息,成為了黑龍江省奧運志願者報名的第一人。

  研究生考試、志願者選拔、學校的期末考試,這三個『大考』都趕到了同一時段,這讓魏文峰忙得有些透不過氣。對於她來說這三個考試都非常重要,『貪心』的她哪個也不想丟失。魏文峰說:『還好有些內容是共通的,我在考研復習時,很多功夫都下在了外語上,而外語能力的提高又可直接提高日後服務奧運的水平。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高校學生,奧運經歷將是我一生的財富!』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