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電(記者 孫曉銳 杜筱) 16日,記者從省中小企業局了解到,2007年,黑龍江省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新、促進改革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
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大
預計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808億元,同比增長20%,五年平均遞增21.7%,高於同期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0.3個百分點,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29%提高到39.6%;實現稅收240億元,同比增長17.1%,較2002年翻兩番;實現固定資產投資額1775億元,佔全社會投資的62.3%。
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
目前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單位數已達到180萬個左右,從業人員規模在547萬人左右,每年提供了70%以上的新增就業崗位,成為全省擴大社會就業的主渠道。
成為技術創新的生力軍
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的研究開發投入不斷增加,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全省50%的發明專利、6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已有170戶企業設立了研發機構,近千戶企業實施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准,300餘戶企業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骨乾企業隊伍迅速擴大
2007年新增營業收入超億元的企業35戶,總數達到235戶,新增年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企業達到205戶,骨乾企業對經濟的拉動和支橕作用不斷增強。
成為外向型經濟的主要增長點
預計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進出口總值將突破100億美元大關,達到130億美元以上,同比增長40%多,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80%。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我省對外貿易合作的主導力量,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已經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