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年還是那個年禮已不是那個禮 年貨也要趕潮流
2008-01-20 07:09:2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幕海燕 黃晏君 張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過年回家,禮是必備之品。送老人、送親朋、送孩子,人們為辦什麼年貨、送什麼禮費心思。

  東北網1月20日電 春節這個商機『大炮仗』,已經被急不可耐的商家率先點燃。許多超市都開闢了『年貨一條街』,各種年味十足的商品琳琅滿目,各種打折促銷活動更是此起彼伏。會展中心還推出了哈爾濱『年貨大集』吸引市民前往購物。正在選購年貨的市民劉雪梅對記者說:『其實現在節日期間買東西非常方便,購年貨只是沿襲下來的傳統習慣。采購年貨纔有年味。』記者采訪中發現,隨著社會的發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辦年貨送年禮的方式正在發生著變化。如今年貨也要趕潮流了。

  下鄉訂『笨豬』,『綠色』

  『民以食為天』,生活水平再提高,老百姓花在食品上的花費還是『大頭兒』。原來過年排隊買肉,現在過年提前一年僱人定向『養肉』。

  市民秦先生近日剛從幸福鄉拉回他僱農戶養殖的『笨豬肉』。秦先生僱郊區農戶養『笨豬』已經有兩年了。他說:『每年春節前去取豬時,就預訂下一年春節的「笨豬」。每到年前,哈爾濱周邊村屯自家養殖的綠色豬都會被哈爾濱市民預訂一空。今年我訂的豬長到了150公斤,買這頭綠色豬要3000多元,雖然並不便宜,但農戶當著我的面兒把豬殺了,分割好,裝好袋,新鮮放心,拉回城裡分送給親戚朋友當年貨,非常受歡迎。』

  據了解,許多市民都開車下鄉采購『笨豬』、『笨羊』、『笨蛋』、『笨雞』等年貨。盡管今年從農戶手裡訂『笨豬』,整豬的價格從去年的9元/公斤漲到了23.6元/公斤,但市民的熱情不減,紛紛提前下鄉求購,怕到年前沒貨。

  互聯網上辦年貨,省事兒

  一種屬於年輕人的辦年貨方式時下非常流行,不少時尚的年輕人只需在家中用鼠標輕輕一點,便免除了在商場裡的擁擠、大包小包肩扛手提等麻煩,把年貨辦回了家。宋冰是個網購高手,近日從網上買了不少年貨,家居用品、衣服、春聯、小家電……她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許多購物網站開始推出打折促銷活動,還真能淘到物美價廉的好東西。 』

  據了解,年輕人和時尚人士非常樂於網購,他們說網上品牌非常全而且還有很大的折扣,送貨上門,很省事兒。

  散客也要搞『批發』,實惠

  許多市民改變了『進菜場、進商店、進超市』的老習慣,轉而奔向坐落在郊區的大型批發市場,『分門別類』置辦年貨。『這裡東西好,價格低,買得放心!』黃曉紅這幾天開車到哈達批發市場『踩點』。她說,這裡的海鮮又新鮮又便宜,水果的品種多,也比市面上便宜。她准備年前多批幾份年貨,自己留一些,其他送親朋。

  隨著私家車的不斷增多,哈爾濱果菜集散地成為有私家車的市民團購年貨的好去處。記者在『哈達』停車場看到,除了貨運車、面包車外,大量的是小轎車。多年來,批發市場的顧客對象一直以進貨商家、商販為主,大批量的出貨保證了批發商的利潤。但是,現在的批發市場裡走進了更多的零散顧客,吸引這些普通市民的,不僅是齊全的貨品種類,還有比市面上便宜好多的『批發價格』。對於散客的『湧入』,批發商也樂於做小生意。精明的商家將一些南方蔬菜、進口水果、各種菌類打成包裝禮箱出售,非常受市民歡迎。市民張女士在這裡看好了菌類禮盒,打算年前來買兩箱,送給婆婆家一箱、媽媽家一箱。

  自制食品成好禮,親切

  糧食局退休職工王炳輝已經開始忙年了。他先到超市買了10斤肉皮,用水泡再用小鑷子一根根地拔毛,再放到鍋裡煮。為了這鍋皮凍,王師傅已經忙了三天了。他說家裡的親戚都喜歡吃他做的皮凍,今年他多做點凍,年前分送給親戚一起分享。醫院的退休職工安順玉是朝鮮族人,她做的辣白菜特別好吃,今年她又做了兩缸辣白菜准備送給親朋好友。她說:『現在誰家都不缺吃穿,但是用誠意做的美食是送給親朋最好的禮物。』

  新年禮品也『奧運』,時髦

  在哈爾濱幾個大商場『北京2008年奧運會文具獨家供應商』的貨架前,很多顧客在駐足挑選奧運商品。市民王女士訂購了一套奧運生肖金銀牌,她說:『這類奧運商品將奧運會和新年賀歲結合在一起,很有收藏價值,准備送給父親做新年禮物。』此外,帶有福娃造型的折疊賀卡、鑰匙扣、毛絨玩具,都深受市民青睞。『福娃五福臨門賀卡』、『奧運紀念學生套裝』、『奧運紀念辦公套裝』等成套商品也銷售不錯。銷售人員告訴記者:『2008年是奧運年,奧運特許商品的銷售昇溫。奧運商品已成為今年過節的流行禮品。銷量明顯上昇,單位團購人群增多。』

  理財年貨走上場,免俗

  在媒體工作的楊女士對過年送禮非常頭疼,很多時候都想送錢,但又覺得給錢太『俗』。她說:『現在兒女的孝心不能在平日裡給予太多的表現,大多數人指望著過年給父母們獻上厚厚的禮品、吃穿用一條龍,實在想不出什麼就送現金。』楊女士最後決定給父母各買一份健康險。

  哈爾濱鐵路局退休職工吳鳳蓮說:『去年孩子幫我們在旅行社訂了春節到海南的旅游團當年貨送給我們,今年女兒竟買了5000份基金當年貨,說明年還能生「小基」。』

  禮品和年貨在以前只是一種春節的符號,隨著社會生活內容的變化和擴展,這些實惠又時尚的禮品,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親情更深厚。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