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依法有效履行職責 省十屆人大會常委會工作回眸
2008-01-21 10:40: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1日電 題:肩負人民期望,歷時五度春秋,成效可圈可點。省十屆人大及其常委會即將結束任期,完成歷史使命。

  回眸五年,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省委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省中心工作、圍繞加快發展,密切貼近經濟社會實際、貼近人民群眾需要,積極有效依法履行職責,切實提高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力求各項工作創新突破,為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地方立法:立足省情,圍繞大局,突出重點,切實管用,為實現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法制保障

  五年來,常委會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著力提高立法質量,共審議法規案85件,其中制定42件、修改23件、廢止17件;審查批准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和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等84件。

  著眼於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經濟和科技立法。制定了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安全生產條例、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10件經濟和科技方面的法規。針對奶源市場惡性競爭、奶農利益受損等突出問題,2004年當年增列項目,當年審議通過了奶業條例。制定的專利保護條例對專利申報、專利管理、專利糾紛調處以及有關專利違法行為的查處等作出了明確規定,促進了創新型省份建設。

  著眼於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制定了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條例、濕地保護條例、森林植物園條例、城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13件能源資源和環保方面的法規。針對草原面積銳減、超載過牧和沙化退化加劇等狀況,重新制定了草原條例,規定對松嫩平原禁牧、休牧,通過立法加強了草原生態保護。制定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環境保護條例對油氣勘探開發環境管理、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等作出了明確規定。

  著眼於改善民生、保障人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立法。制定了城市供熱條例、道路交通安全條例、行政許可監督條例、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實施婦女權益保障法辦法等20件完善社會管理和服務的法規。制定的建築市場管理條例,完善了建築工程竣工結算制度,強化了對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防范措施。作出人民監督員制度試點的法規性決定,對檢察機關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進行了規范。

  根據行政許可法規定,2005年對地方性法規進行了全面審查,修改和廢止18件,取消了一大批不適應改革發展要求的行政許可項目;2006年、2007年,依據監督法,再次對地方性法規進行了全面清理。

  監督工作:綜合運用多種形式,加大力度,務求實效,推動解決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五年來,常委會依法認真行使監督權,先後聽取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59項,作出決議決定34項;對39部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並配合全國人大檢查了13部法律實施情況;組織進行了一系列專題調查。

  圍繞國企改革和發展民營經濟實施監督,促進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實施。為配合國企改革三年攻堅,常委會每年都搞一次國企改革專題調研、聽取一次省政府關於國企改革情況專項工作報告,先後提出了推進政企政資分開,實施大公司、大集團、大項目戰略等建議,省政府每次都認真落實並反饋情況。常委會對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進行了深入調查,聽取審議了省政府有關工作報告,提出了突出石化、裝備和食品工業,集約經營、集群發展、滾動開發,推進城市間優勢互補、一體化發展等建議,省政府高度重視並采納了這些意見。常委會組織開展了民營科技企業條例的執法檢查和全省民營經濟發展、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等調查,針對企業稅費負擔重、融資難度大、發展環境不夠寬松等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意見和建議,得到了省政府和有關方面的重視和采納。

  圍繞解決『三農』問題實施監督,保護農民利益,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先後開展了農業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畜牧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綠色食品條例、農村扶貧開發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進行了農村土地承包、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支農惠農政策落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農業機械化發展等10多個專題調研。圍繞推進新農村建設,組織開展了『百鄉千村』試點進展情況調查,提出要研究處理好試點中『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的關系、更加注重扶貧等建議,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和省委分別轉發調查報告,省政府據此調整有關工作部署,將試點中貧弱村的比重提高到1/3。

  圍繞節能減排實施監督,促進生態環境保護。開展了節約能源法、環境保護法、生態省建設決定、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聽取審議了省政府關於節約能源、發展循環經濟、松花江水污染防治情況等專項報告,組織開展了發展循環經濟的調研,重點了解了全省新能源開發、資源再生利用、城市垃圾處理和合理利用、污染嚴重的工業固體廢物公布和處理、醫療垃圾的管理和處置等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為了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水、安全水,常委會堅持以『水』為題,連年開展『龍江環保世紀行』活動,依法督促解決了城市二次供水污染、哈爾濱百餘家小電鍍廠和幾十家瀝青小窯爐污水排放污染松花江、牡丹江水源地受生活污水污染、肇蘭新河嚴重污染影響附近村民生產生活等問題1750餘件,提出了防止哈爾濱新水源地磨盤山水庫發生污染等建議。特別是松花江污染事件發生後,積極組織代表集中視察,向全國人大提出了防治議案。

  加強對預算和計劃執行的監督,促進公共財政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對財政預算的審查監督力度,督促解決收入預算與實際相差過大的問題,從2007年開始改超收收入先使用後說明為事前審查預計超收收入使用方案,省本級預算超收由前兩年的40%左右降為17%。督促解決財政支出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先後取消了扭虧基金、技改補助金等非公共領域的支出,2007年預算與上年比,『三農』、社保、教育、衛生、科技資金分別增長20%以上。督促解決審批性轉移支付比重過大、均等化分配的一般轉移支付比重過小的問題,2007年預算省對市縣的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比上年增長了54.3%。監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注重分析和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特別是對資源型產業比重過大、接續乏力,金融生態環境欠佳,銀行放貸難、企業貸款難等問題,每年都開展調研和綜合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促進了相關問題的逐步解決。

  加強司法監督和信訪工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聽取審議了『兩院』基層組織建設、審判監督和法律監督等情況的專項報告,並作出了相關決定,要求『兩院』健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狠抓基層隊伍建設。五年來共接待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和申訴控告5萬多件次,重點督辦2000多件,依法督促解決了580餘起涉及城市房屋拆遷、農村土地糾紛、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疑難信訪問題,維護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代表工作:突出代表主體地位,支持、規范和保證代表依法履行職責

  積極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服務和保障。2005年,認真學習貫徹中央9號文件和省委16號文件,制定完善了發揮代表作用、為代表履職服務的法規、制度,提高了代表活動經費標准。五年來,對省和部分市縣人大代表進行了9期集中培訓。堅持主任會議成員聯系常委會委員和省人大代表,以及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各專門委員會聯系代表制度;實行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直通車』制度,共辦理代表直通信160餘件。不斷擴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先後安排200多人次省人大代表參加立法調研和執法檢查,組織近300名全國和省人大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230餘人次全國和省人大代表旁聽法院審判。

  改進代表閉會期間活動方式。安排代表活動事先集中學習培訓,實行專業編組與混合編組相結合,選題充分尊重代表的意見。組織代表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了10次集中視察和專題調研,形成了30多份調研和視察報告,大部分意見和建議被有關方面在相關決策中采納。還適時總結推廣了基層人大代表工作進街道、進社區,以及建立代表履職電子檔案、實行代表掛牌公示和代表向選民述職接受評議等經驗,進一步活躍了代表工作。

  提高代表議案和建議辦理質量。實行了常委會主任會議督辦代表重點建議制度,先後選擇12件代表建議,采取督辦任務落實到人、召開聯席會議、聽取承辦單位匯報和代表視察、實地檢查等方法,加大了督辦落實力度。還實行了代表建議網上辦理。本屆任期內,共組織辦理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1001件;對代表提出的14件議案,都進行了認真辦理,其中1件立法方面的議案由常委會審議通過,4件列入了立法規劃;還首次辦理代表提出的質詢案,督促撤銷了哈爾濱市濱江橋收費站。

  五年來,常委會依法認真行使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任免權。對外開展地方議會交往取得了顯著成果。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