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電 案由:關於促進對俄貿易快速發展的建議
提案人:九三學社省委
提案內容:
近幾年,黑河市對外貿易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長足進展。2006年進出口總額實現15.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1.7%,黑河市轄區外經貿企業對地方財政的直接貢獻率也比上年增長20.47%,達到2171萬元人民幣。由此可見,邊境貿易在市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和擴大,制約黑河市對俄貿易發展的運輸瓶頸問題、外貿經營主體薄弱及口岸環境等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為了更好的促進黑河市邊境貿易快速發展,建議如下:
一、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適應對俄貿易發展需要
1、擴建改造黑河港口裝運停泊設施,解決因貿易增長而產生的界江運輸瓶頸問題。開貿以來,黑河港口幾經改造建設設計吞吐能力120萬噸。但因黑龍江水位變化,泊位下方沙石淤集,裝卸設備陳舊老化等原因,每年內外航裝運能力只能達到70萬噸。這幾年的實際情況表明,進出口貨物超過30萬噸,港口裝運能力就無法滿足需要。貨運緊張時船泊需在江中停泊3至7天纔能進港卸貨。建議將港口碼頭向西延至水泥廠,增加裝卸泊位。組織督促河道管理部門經常清理航道及碼頭泊位的淤沙,保證水位偏低時船只也能靠港卸貨。
2、將鐵路專用線伸延至港口貨場。使出口貨物在港口卸車直接裝船出港,進口貨物直接裝車向內地集散。這樣既解決了港口到車站的二次裝卸倒運問題,又為企業降低運輸裝卸成本。積極向上爭取保證鐵路運輸計劃能滿足向內地運輸進口貨物,徹底解決黑河口岸向內地運輸進口貨物的瓶頸問題。目前黑河口岸進口貨物80%是通過公路運輸向內地集散,公路運輸成本比鐵路高出30%,至使黑河口岸進口貨物與滿州裡和綏芬河口岸進口貨物比較效益大大降低,也使對岸阿穆爾州每年采伐的200多萬立方米木材不得不繞道1200多公裡後從綏芬河口岸進境。
3、切實有效地協調中俄口岸部門,制定可行措施,真正實現快速通關及便利化。首先協調中俄口岸各部門,加強服務意識,簡化手續,提高驗放速度。進口貨物除特殊品種外達到口岸一次查驗放行,努力實現過境運輸車輛當天往返或當天多次往返,提高運輸效率。其次盡可能增加黑河口岸通關時間。由於界江原因使黑河口岸貨運每年只有8個月左右的開關時間,去掉節假休息日,有效工作時間只有200天,與綏芬河口岸全年開關每天24小時通關相比劣勢尤為明顯,這麼短的通關時間顯然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貿易需求。建議在適當時機實行24小時通關,使黑河口岸成為快捷高效的對俄貿易通道。
二、加大扶持力度,引進和培育外經貿主體
1、培育經貿主體。實踐證明引進的外地公司實力強、觀念新、貿易渠道廣,在我市的對外貿易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今後應制定更加特殊的優惠政策,加大與外地企業的聯營聯合,堅持吸引更多外地有實力外貿公司來黑河開展對俄經貿。在引進的同時也要不忘有重點的培育發展本地貿企業,保證黑河對外經貿發展後勁。
2、加大扶持力度。盡可能的增加財政對邊貿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外貿發展基金,發揮市擔保公司的作用,擴大為外貿企業貸款的擔保額度,協調金融部門為經營較好的外貿企業增加貸款額度,緩解外貿資金不足問題。
3、搭建經貿平臺。對俄經貿始終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務機構為企業搭建對俄經貿的信息平臺和對接平臺,企業在俄羅斯開發新項目新市場異常困難。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在能源、農業、林業、采礦等重大項目上為企業搭建洽談合作平臺,增強對俄經貿合作的實效性。
三、改善口岸聯檢部門工作環境,調動一切因素促進邊貿的快速發展
1、盡力改善口岸聯檢設施及工作環境。黑河貨運口岸現有聯檢設施不配套,各部門多處辦公,滾裝碼頭過於窄小,聯檢人員整天工作在汽車尾氣和水泥廠的灰塵中。建議盡快啟用聯檢綜合樓,建設好工作餐廳、臨時休息室等配套服務設施,科學設置貨運現場的驗放流程,改善聯檢人員的工作環境,逐步提高聯檢人員誤餐、交通和假休日工作的補助標准。切實關心並解決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2、制定單獨的特殊獎勵政策。黑河邊境貿易發展的歷史無處不凝結著口岸聯檢人員的心血和汗水,但始終沒有針對他們的單獨獎勵政策來鼓勵他們為地方經濟發展所做的貢獻。建議制定單獨針對聯檢部門及工作人員的獎勵政策,每年重獎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激勵他們積極的、主動的、創造性的為黑河經濟發展出力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