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學良代表 |
東北網1月23日電 題:加強文物保護構築特色地域文化--訪省人大代表、雙鴨山市文物管理站站長王學良
王超慧 東北網記者張昭
作為新當選黑龍江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王學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提起文物古跡這個詞兒,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說:『雙鴨山今年要全面啟動把漢魏時期遺址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工作,從而宣傳、推介雙鴨山的滿源文化。這無疑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提昇雙鴨山城市文化品位,擴大城市影響,增強城市軟實力的有利舉措。』
王學良說,『雙鴨山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曾被人們視為『人跡罕至,亙古荒原無人煙』的北大荒,成為文物盲區。通過市、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短短的十幾年中,雙鴨山市一躍成為文物遺址超千處的省內第一文物大市。且有國內面積最大的、數量最多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江平原漢魏時期遺址』,鳳林、炮臺山、滾兔嶺、東輝、青龍山五座古城和長勝、興隆山、仁合、民富四大遺址群等116處漢魏時期城址、聚落址、祭祀址等受到國家保護。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出土文物證實,雙鴨山市漢魏時期遺址是滿族先祖所營造的。鳳林、炮臺山古城是當時的統治中心所在,也就說黑龍江地區歷史上誕生最早的國家就在雙鴨山市。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王學良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建議:各級政府應該加大文物遺址保護力度。雙鴨山要想成功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就更應該從現在著手做好各項前期准備工作,針對漢魏時期遺址大都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帶的特點,積極主動地在遺址周邊采取退耕還草措施,防止人為和自然破壞,不僅為申報世遺奠定基礎,同時也為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傳承滿族文脈發揮積極作用。要在保護中發展,為促進雙鴨山的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提供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