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文媛代表 |
東北網1月23日電 高校要肩負起建設人力資源強省的責任與使命——訪省人大代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田文媛
東北網記者 高長利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在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如何建設人力資源強省成為代表們的熱議話題。對此,省人大代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田文媛認為,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深刻領會、認真貫徹黨和國家對人纔工作的要求,就要深刻認識人纔隊伍建設對於事業興衰的重要性,深刻認識高等院校在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中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要從自身實際需要出發,建設一只高素質的人纔隊伍。
田文媛代表指出,全面實施人纔強國、強省、強校戰略,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管人纔的原則。『黨管人纔』是我們黨適應新時期新任務,根據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的新變化,著眼於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增強黨的執政能力作出的重大決策。貫徹落實黨管人纔原則,要准確把握黨管人纔的科學內涵,尊重人纔成長規律。黨管人纔主要是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目的是要更好地統籌人纔發展,更好的統籌人纔工作和其他工作,把人纔管好用活,為人纔成長和充分發揮作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更好的服務,決不是黨委要包攬人纔工作的所有方面。各級黨組織應重點做好制度政策、整合力量、營造環境、提供服務的工作,努力做到用事業造就人纔、用環境凝聚人纔、用機制激勵人纔、用法制保障人纔。
結合高校實際工作,田文媛代表談到,進入新世紀,我國高等教育是向著大眾化和高水平兩個目標發展。高水平大學的顯著標志是擁有一批佔領學科陣地、引領學術潮流的創新團隊。誰擁有的創新團隊強、誰擁有的領先成果多,誰對社會經濟建設貢獻大,誰就能獲得競爭優勢。在剛剛閉幕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公布的獎項,高校獲自然科學基金獎佔66.7%,獲技術發明獎佔69.2%,獲科技進步獎60.4%。這些成績無一不是各高校創新團隊取得的。與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相比較,我們是單科性院校,教學與科研隊伍規模小,基礎差,實力不強。建設創新團隊必須走自己的路子。一是要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注重資源整合,以項目為核心打破教研室、學科、專業界限組建創新團隊。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制定靈活政策,加強實驗室、研究所、試驗基地建設。二是把加強學風建設,作為創新團隊的重要任務。樹立精誠團結,開拓創新,刻苦鑽研、甘於寂寞、堅持不懈的團隊精神與和諧氛圍,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確定研究項目,要著眼中醫藥國際化現代化需要凝練學科方向,瞄准科技前沿,注重成果轉化,提高科技貢獻率,擴大社會影響。
田文媛代表認為,建設高水平大學,需要有一流的教師、專業人員隊伍,更需要有一流的管理乾部隊伍。世界著名的管理學家在分析一些企業倒閉的原因時,發現他們並不是在科研和生產上落後了,而是輸在管理上。建設高素質的管理乾部隊伍,要樹立追求卓越,爭創一流的精神,要形成真抓實乾,務求實效的作風,強化服務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服務意識,加強思想建設、能力建設,使我們的管理水平適應學校發展目標需要,跟上學校發展建設的速度。
同時,田文媛代表指出,著力建設吸引人纔和促進優秀人纔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至關重要。她說,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重點在於建立人纔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競爭機制。進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注重科學性、突出導向性,堅持重一線、重業績、重貢獻。抓住人纔引進、培養、使用三個重要環節制訂規劃,建立制度,形成協調統一的制度體系。要逐步建立不同群體、不同層次人纔評價標准,把好調入和引進人纔質量關,形成規范性、科學性、計劃性相統一的考核辦法。根據不同群體、不同層次的實際需要,分別制定培訓計劃。將長期培養,與短期培訓;外出學習,與校內交流相結合,加強陣地建設,加大經費投入,明確各級組織培養人纔的任務分工,齊抓共管,共同推進。關心教師科研人員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加強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纔觀,堅持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鼓勵探索、鼓勵創新、鼓勵冒尖、允許失敗。使尊重知識,尊重人纔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