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三農』牽動委員心系列報道之二 推進建設新農村
2008-01-23 22:38: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杜筱 劉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3日電 題:『三農』牽動委員心系列報道之二:改善農村『民生』 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記者 印蕾 杜筱 劉蕊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

  『三農』始終是關乎全局的大事。

  『要進一步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終堅持。』在代省長栗戰書代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樣提及『三農工作』。

  會場內外,『三農』也成為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

  三農熱詞:改善農村生產和人居環境環境

  【政府工作報告亮點】以解決農村水、路、電、能為重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今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2公裡,解決1600個村屯、8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大力發展農村清潔能源泉啟動11個農村水電電氣化縣、6個小水電替代燃料工程和一批沼氣項目建設,搞好村屯綠化,改造農村草坯房,改善農村生產和人居環境。

  【委員建言】民進省委在提案中建議,新農村建設所帶來的喜人變化和實實在在的利益,使廣大農民群眾精神振奮,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還要進一步研究如何維護和管理農村社會公共事業。

  資料顯示,2006年全省啟動新農村建設以來,先期被批准的省級試點村,90%以上的村通上了水泥(瀝青)路,安裝上了自來水,廣播電視和通訊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三分之二試點村新建了文化體育活動廣場,部分村還安裝了路燈。據統計,兩年來,全省財政共安排支農資金112.2億元,整合扶貧開發、農業開發和以工代賑資金2.9億元用於新農村建設。其中用於試點村專項資金達3億元多。從目前情況看,農村新建公共基礎設施還沒有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存在重建輕管現象,為此要強化農村基礎設施管理工作。

資料圖片

  三農熱詞:加快發展農村教育

  【政府工作報告亮點】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重視現代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能培訓,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委員建言】省政協委員、東北農業大學教務部副部長張貴學認為,應結合我省農業專業高等教育的特色,設置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課程,並定期進行調研,制定出具體的操作方案。

  此外,也有政協委員對農村的義務教育尤為關注。民盟省委在提案中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及時核定調整收費標准,並建立對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科學的督導評估體系;由省政府確定生均經費標准,各縣確定一定的財政收入比率,用於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支付,差額部分應由省級財政轉移支付補足;有計劃地調整農村中小學布局,對一些辦學條件差、生源少的學校進行撤並,擴大優質學校辦學規模,讓薄弱學校掛靠這些學校,提高農村義務教育辦學效益。

  民革省委在提案中建議,應建立和完善教師交流制度,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吸引優秀人纔到農村任教。農村中小學師資問題的解決必須結合農村教育的實際情況,在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村教師社會地位的同時,要采取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

資料圖片

  三農熱詞:農民增收

  【政府工作報告亮點】以增加農民收入和解決醫、教、住、保為重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委員建言】民盟省委在提案中建議,應盡快建立起農產品風險補償機制,把漲價後針對市民的價格補貼轉化為價格低迷時針對農民的生產補貼,化『事後彌補』為『事先防范』,從而有效保障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以及農產品的供需平衡,這樣纔能有助於農民收益的提高,更有助於農產品的價格穩定。

  就生豬價格大幅攀昇,農民養豬積極性不高這一具體問題,民盟省委在提案中建議,政府部門應在收購價格上和飼料供應上給予適當的保護和補貼,保護農民養殖的積極性;利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定期發布市場信息,引導農戶根據市場需求確定養殖規模,避免因供求關系造成豬肉價格大起大落,挫傷農民經濟利益;狠抓規模養殖大戶的扶持工作,致力於幫助他們擴大規模、拓展業務,產、供、銷一體化,從技術、資金上予以重點扶持;防疫部門加強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每年禽疫高發期要下到村戶農民家中,為豬打預防針,傳播科學喂養知識,使農民趨利避害,使其生產積極性得到保護。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