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代表委員之聲:『全科醫生』進社區緩解看病難
2008-01-24 10:48:4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宇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4日電 緩解看病難,應該實現社區醫院首診制。但是目前我們社區醫院所擁有的全科醫生卻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全科醫生的缺失引起了政協委員的強烈關注。

  優勢首診利於治療

  省政協委員、哈醫大校長楊寶峰說,對經常要給人們診治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的社區醫生來說,必須掌握相當全面的醫學知識纔行。專業醫生水平雖高,但知識面窄,並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看病需求,因為很多病癥都是相互關聯的。讓全科醫生做首診,可以更為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利於治療。哈醫大曾選取優秀本科畢業生進行住院醫師培訓,並將他們派到附屬醫院的各科室輪崗,效果非常好。

  途徑設全科醫學專業

  省政協委員、哈醫大一院黨委書記李為民說,全科醫生培養在國外已經有50年的歷史了,美國的醫科大學,每年大約有60%的畢業生會去做全科醫生,40%的人選擇做專科醫生。而目前我國社區醫院的全科醫生有的還由中專畢業的護士來充當。他建議在大學開設全科醫學專業,並把它作為與內科、外科並列的二級學科,不僅要培養全科醫生,還要為全科醫生的培養積蓄師資力量。此外,國家還需要針對全科醫生制定一系列的監督機制和管理機制,建立規范的全科醫生資質認定和考核系統,劃定全科醫生的用藥范圍等等。

  現狀優秀人纔外流

  有資料顯示,截至2002年底,全國有近1.4萬人參加了全科醫師的崗位培訓,只有1000多人通過了全國全科醫師資格考試。據衛生部提供的資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師的學歷構成以大專及中專學歷為主,分別佔41%和49%。現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人員技術水平偏低難以適應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需要。大專院校對全科醫師和社區護理人員的培養,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滿足不了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需要。畢業後教育及規范化培訓涉及的經費、師資等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由於職稱、福利待遇等政策還沒有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缺乏吸引力,優秀衛生技術人纔下不去、留不住。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