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關注十項民生工程:住房解困溫暖低保家庭
2008-01-25 10:41: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瑋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5日電 對於黑龍江省許多低保家庭來說,這個冬天暖如春——他們享受到了政府給予的廉租住房保障政策。而更多的住房困難群眾,也從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了自己『住有所居』的希望。

  安居纔能樂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住房解困工程』成為代表、委員熱談的話題。

  下大力氣改造農村土草房

  房頂嚴重漏雨,兩面牆體嚴重傾斜,房屋整體下陷,是黑龍江省一部分農民居住的土草房的真實寫照。一旦遇到嚴重的雪災、風災、地震、洪災等自然災害,他們的房子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如不及時改造,將嚴重影響特困群眾的生活質量。

  對此,省人大代表、省民政廳廳長符鳳春說,今年民政部門將結合新農村建設及災後重建,組織實施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居工程』。根據計劃,省級財政將投入資金2000萬元,地方財政落實配套資金2000萬元,重點解決約5000戶貧困地區農村特困群眾的危房改造。改造資金采取分級負擔的原則,省裡為每戶補助資金5000元,地方補助資金不少於5000元。

 

  望奎縣望奎鎮紅五村12戶受災的困難戶,搬進嶄新的紅頂磚瓦房。

  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居工程』具體怎麼搞?政府投入的資金怎麼用?符鳳春說,改造資金將重點向重災區和貧困地區傾斜。災後恢復重建要認真做好規劃和選址,提高建房質量,重點幫助靠自身無法解決居住問題的困難群眾進行危房改造和新居建造。在危房改造的形式上要采取集中建與分散建相結合,重建與維修相結合,建房與購買現房相結合,多渠道籌資建與政府投資建相結合等方式進行,以滿足群眾的不同情況和不同需求。在社會救助對象和危房改造對象的確定上,嚴格落實個人申請,村民評議,村級公示,逐級審批等制度,探索建立科學、有序、便於操作的工作程序,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防止偏親向友等問題的發生。在危房工程建設上,要實施項目管理,嚴格落實質量管理的各項措施,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和百姓放心工程。在危房建設資金的管理上,要專戶、專賬管理,專款專用,嚴禁擠佔、挪用等問題的發生。

  確保廉租房工程順利實施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有了自己的家,便少了漂泊,多了安全感。面對節節攀昇的房價,許多人望『樓』心嘆。此時亟須廉租房『挺身而出』,力圓百姓住房夢。

  哈爾濱市為貧困戶家庭建立的泰山家園廉租房小區。

  有代表認為,廉租房確實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銀。能否多建廉租房體現了政府對解決民生問題的決心大與小。要加大財政對住房保障的支持力度,適時調整增加財政預算,積極籌措保障資金,確保廉租房建設工程順利實施,做到應保對象不漏一人。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應該說政府正在著力加快這方面的保障。

  牡丹江市為第二批貧困家庭發放廉租房鑰匙。

  省政協委員、樺南縣副縣長張敬偉說,2007年,黑龍江省開展的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下撥改造補助資金,使一部分想建新房卻沒有足夠資金的農村貧困群眾得到了實惠,住上了新房。但在樺南這個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還有很多農民的土草房早已住不下去了,急需改造或重建。據估算,在農村,建一個約60平方米的房屋需要3萬多元,原則上民政部門撥一部分,縣裡出一部分,農民自己掏一部分,但實際上很多農民掏空箱底,也拿不出這部分錢。他建議,借鑒城市廉租住房的做法,由省裡統一在農村建設廉租住房,農民只要交一少部分錢就可以居住,等條件好了、脫貧了,再搬出廉租房,讓給其他貧困農民居住。

  多策並舉普及新型節能環保房

  『實施農房改造,建設節能環保住房,有利於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有利於改善廣大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有利於提高農民居住水平,有利於深入實施節能減排工程,有利於在農村節約燃煤,保護環境,減少農民生活支出。』省人大代表、林甸縣縣長石偉峰在談到農房改造時,一口氣說了5個『有利於』。他說,建設新型節能環保房屋是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程,而建設節能房是實現農村節能減排工作的有效手段。林甸縣推廣的新型節能環保房,使用苯板、稻草板、草磚、空心磚、節能牆板等新型建築環保材料,屋面采用彩瓦、門窗采用保溫門、塑窗,室內設有吊炕,農戶冬天不用取暖一樣暖和。石偉峰掐指算了一筆賬。他說,利用草磚建房具有保溫、造價低廉、節約燃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氣污染、保護耕地等優點,據測算,100平方米的草磚板房每個取暖期可節約燃煤1.5—2噸。

  石偉峰說,建設新型節能環保房,需要政府積極宣傳、引導。比如說林甸縣各鄉村分別出臺了到中心村建設節能房優惠政策和制約制度。黎明鄉同樂村制定了節能房建設補助政策,對到中心村建設節能房的農戶每戶補助3000元。紅旗鎮要求農戶新建房必須建設節能房,采取收取抵押金的辦法,實行先收後返,推進了節能房建設進程。為了方便建房農戶,縣鄉建設部門的工作人員還免費將圖紙送到農民手中,把優秀的設計方案應用到農房建設中,專業技術人員則深入村屯,對建房戶進行現場指導和服務。只有多方攜手,纔能讓更多的農戶住上新型節能環保房。

  鏈接

  六十四個縣市建廉租房制度

  2007年,全省共有13個市(地)、64個縣(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全年落實住房保障資金2.6億元,累計落實保障資金3.2億元;共有34239戶低保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基本實現了國務院關於設區城市『應保盡保』的目標。

  農房改造面積五年以來最多

  2007年,省財政投入2000萬元支持農村節能住房試點示范工程,各地出臺多項政策鼓勵農民新建和改造住房。全年新建和改造農房10.4萬戶,也是近5年來新建和改造農房最多的一年。推廣節能節材省地型農村住宅2.45萬棟,佔農房建設總量的23.5%。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