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電 題:放寬市場准入創造寬松環境,實現非公經濟跨越性發展
記者 呂博
[引出話題] 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於1月23日在哈爾濱隆重召開。幾天來,各代表團在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時,對如何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提出建議。
[報告內容] 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所決定的,是我省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對外貿易的主體力量、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必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降低行業准入門檻,創造寬松發展環境,努力形成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創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使我省非公有制經濟快發展、大發展。
[代表建言] 佳木斯代表團劉福海、趙俊梅代表說,我省非公有制企業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制造業和商貿流通。省政府要進一步放開投資,強化產業政策引導,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采取新技術改造。
七臺河代表團焦雲說,我省非公有制經濟要實現大發展,必須給予與國有企業同等地位,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綏化代表團郜刃、張玉生代表說,與先進發達省份相比,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水平還比較低。建議降低准入門檻,放寬政策,強化服務,加大扶持力度,實現非公有制經濟的跨越性發展。
大慶代表團鄭秋鵬代表說,要增大和引導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發展,扶持小企業產業集群的政策一定要落到實處。在引進資金和項目時要有規劃,政府要切實改善投和服務條件上,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