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電 今年,億達信、恆煤焦化、龍湘煙葉、魯龍煤化等19戶企業再度榮登勃利縣納稅超百萬排行榜,受到勃利縣縣委、縣政府通報表彰。其中億達信公司以近億元納稅額盤踞榜首;恆煤焦化、龍湘煙葉、魯龍煤化、銀杏煤礦、勃利煙葉分公司5戶企業納稅躋身超千萬元行列;供電公司、光大公司、東華煤炭公司、宏興煤礦、勃利煙草營銷部、農電公司等13戶企業步入超百萬元納稅行列。
這些超百萬元納稅大戶企業,納稅總額達20915萬元,佔全部稅收的81%,分別涉及煤炭、煙草、電力、建築、石油、通訊、金融、機械加工、民用爆破等行業。主要呈現特點:一是核心產業納稅能力顯著增強,煤炭產業累計納稅額達15923萬元,保持著主導產業地位不變。二是非公經濟貢獻份額顯著增大,累計納稅額達18555萬元,充分顯示出發展活力和潛力。三是非公經濟『煤老大』地位顯著,在千萬元納稅6戶企業中,煤字號企業就有4戶,均為非公有制企業,非煤企業僅有2戶,煤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支護作用舉足輕重。
近年來,勃利縣縣委、縣政府始終致力於『工業立縣、項目強縣』戰略,依托資源優勢,堅持創建優良經濟發展環境,力促招商引資戰略昇級,先後出臺一系列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和措施,全力開創『打造優勢產業、建設龍江強縣』新局面。以非公經濟為主體的各行業優勢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在加快發展大環境中脫穎而出,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活力,逐步成為財源建設重要支柱,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使該縣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省財源建設先進縣,連續三年被評為縣域經濟先進縣。
為使這些優勢企業群在勃利縣落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多年來,縣委、縣政府緊緊依靠全縣黨員、乾部、群眾,以招商引資為中心,大力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出臺多項惠企政策和措施,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推進『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流程建設,強力推動法制、服務、政策、輿論環境改善,開展行風評議活動,推進『誠信勃利』建設,提昇區域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敞開大門迎接優勢企業入駐勃利縣;加大對城市硬環境建設投入,城市基礎建設得到明顯改善,城鎮管理和街路治理有新起色,環境衛生保潔范圍和作業標准不斷提高,社會事業欣欣向榮,社會福利和民生保障事業得到加強,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和諧穩定的良好環境為企業發展創造了先天條件。
在優勢企業群競相發展的過程中,縣域經濟基礎和財源建設得到鞏固,政府對社會和民生事業投入不斷增大,勃利影劇院和億達廣場建成並投入使用成為企業開始回報社會的典范,非公有制企業還直接出資參與了城鎮街路改造,人民群眾在企業發展中受益匪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局面初步形成,一個倍受鼓舞、令人振奮的又好又快發展局面呈現在全縣人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