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電 (龔南紅 記者 杜筱) 2008年,黑龍江省衛生廳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辦好25件『衛生惠民服務』實事,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
記者28日從黑龍江省衛生廳了解到,2008年,省委作出了實施『十大惠民工程』的工作部署,對衛生部門提出了實施『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工程』的工作要求。按照『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則,省衛生廳積極爭取籌措資金,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目標。努力構築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和完善公共衛生服務網絡、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城市醫療衛生服務網絡、新農合管理運行網絡;積極開展『五大示范區』試點,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為百姓辦好25件『衛生惠民服務』實事,讓我省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具體措施如下:
一、在公共衛生服務方面,辦好12件實事
1、做好各級疾病中心的設備裝備。利用專項資金3492萬元,裝備9個市級、82個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的設備;利用2300萬元,加強66個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設。
2、做好國際和社會捐贈的五個項目。利用國際和社會專項資金2.32億元,實施好『五個項目』。其中,初保基金會捐贈我省的5500萬公共衛生項目;世行貸款、英國政府贈款350萬美元的V11項目;德國政府贈款300萬歐元的預防艾滋病項目;以色列政府900萬美元衛生貸款項目;日本政府5億日元延緩使用衛生貸款項目。
3、做好結核病防治項目。利用專項資金1762萬,實施中央補助黑龍江省結核病防治項目,新涂陽肺結核病人發現率達到70%,治愈率達到85%以上。
4、做好國家擴大免疫規劃工作。利用近億元的專項資金,實施好國家擴大免疫規劃,由『5苗防6病』擴展到『9苗防13病』,五種疫苗接種率以鄉為單位達到90%。加速免疫規劃信息化建設,提高接種監測信息報告質量,實現對流動兒童異地接種信息的共享。
5、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利用專項資金1747萬,免費為6.5萬人提供諮詢檢測服務。艾滋病健康教育覆蓋面達到100%,全省預防性途徑傳播乾預措施覆蓋總人數約為9.75萬人,培訓基層乾預工作專業人員和非政府組織人員2600人。為部分縣(市、區)孕產婦提供免費艾滋病諮詢、抗體篩查服務,檢測率達到85%以上。
6、做好重點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利用專項資金589萬元,用於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節病和克山病等重點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在100個鄉村開展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監測,在300個鄉村進行高砷水源篩查,在全省132個縣(市、區)開展碘鹽監測,對200例克山病病人進行乾預治療。
7、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利用專項資金99萬元,在項目縣選擇400例有肇事肇禍傾向的貧困患者提供免費藥物治療及至少每年四次的相關化驗檢查,提供有專科醫生進行半年一次的服藥後免費療效評估與治療方案調整,同時給予每年兩次的免費復診。
8、做好慢性病綜合乾預控制工作。利用專項資金41萬,設立示范區,開展健康檔案信息收集、慢性病危險因素的評估及乾預工作。
9、做好癌癥早診早治工作。利用專項資金7萬元和31萬元,在齊齊哈爾市、鐵力縣設立示范區,分別開展乳腺癌、宮頸癌篩查項目,並積極做好監測和防治。
10、做好『降消』項目。利用專項資金1113萬元,在全省49個項目縣中開展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兒破傷風工作,對14個國家級貧困縣的貧困孕婦實行正常產免費住院分娩,異常產給予不低於500元的補助。對其它35個項目縣,實行貧困孕婦住院分娩部分救助。11、做好農村改水改廁和水質衛生監測項目。利用專項資金1665萬元,在農村新建衛生廁所4.2萬座,總普及率達到59.04%。完成5017份農村水質監測任務。
12、做好愛國衛生和健康促進活動。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區、鎮、縣城)10個,省級健康促進社區20個,省級衛生村200個,省級衛生先進單位500個。利用專項資金74萬元,開展公共場所被動吸煙監測和健康素養監測,以及繼續煙草控制乾預和健康素養綜合乾預等。
二、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方面,辦好4件實事
1、做好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儀器設備裝備。利用專項資金10,311萬元,做好56個鄉鎮衛生院國債項目、59個省自建項目、7個縣醫院和7個縣婦幼保健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利用140萬元,對45個村衛生室房屋建設和設備裝備。利用1700萬,對125個鄉鎮衛生院裝備設備近500臺件,提高我省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
2、做好衛生支農工作。一是利用專項資金454萬元,在國家級貧困縣中選擇84所鄉鎮衛生院與城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結成幫扶對子,為每個受援鄉鎮衛生院派3名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主治醫師以上資格的城市醫生,帶動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的提高。二是繼續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從城市大醫院抽調業務骨乾75人,到15個國家級貧困縣服務一年,幫助基層開展醫療衛生服務。
3、做好農村衛生人員培訓。利用專項資金752萬元,培訓鄉鎮衛生院業務骨乾800人,鄉鎮衛生院長800名,縣(市、區)衛生局長64名,鄉村醫生12000名。
4、做好基層衛生技術人員表彰獎勵。利用專項資金600萬元,獎勵縣域農村優秀衛生技術人員3000人。
三、在城市醫療衛生服務方面,辦好7件實事
1、做好17項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利用專項資金1.5億元,在全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全面開展17項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2、做好社區醫療衛生人員培訓項目。利用專項資金268萬元,對1000名社區醫生和1000名社區護士進行崗位培訓。
3、做好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規劃設置。嚴格執行《黑龍江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規劃》,確保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人口覆蓋率達到80%,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定點醫療保險范圍達到80%。
4、做好中醫能力建設項目。利用專項資金2926萬元,做好18個中醫重點專科(專病)建設、6個中醫院中藥制劑室建設、8個縣中醫院中藥房建設、近20個中醫院中開展農村醫療機構針灸理療康復專科建設、實施中醫臨床療效能力建設、開展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開展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等工作。同時,實施『三名三進』工程,提高社區和農村居民中醫藥服務可及性。
6、做好貧困人員的醫療救助項目。利用專項資金261萬元,為255名患有視力殘疾、脣?裂、小兒疝、睾丸鞘膜積液和尿道下裂等外科系統先天性疾病的兒童實施醫療救助。為3010名患有白內障的貧困患者實施醫療救助,每例患者補助800元。
7、做好惠民醫療服務政策的落實。一是繼續在二級以上醫院辦好扶貧門診、扶貧病房,落實好特困人群就醫優惠政策。二是繼續在全省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和創建平安醫院活動。並將惠民醫療服務情況納如醫院主要考評指標。三是嚴格執行藥品和醫用耗材的加價政策。各級醫療單位按藥品供貨價格,西藥加價不超過15%;中藥飲片不超過25%;每最小包裝單位藥品最高加價不得超過75元的政策。對於醫用耗材,繼續執行分段加價、最高限價的政策,即材料價格越高加價幅度越小,每單位耗材加價不得超過300元,讓群眾受益。
四、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方面,辦好2件實事
1、做好新農合國家資金補償、繳費政策的落實。利用專項資金10.4億元,落實參合農民補助標准由人均50元提高到80元的國家資金補償、繳費政策。確保參合率達到90%以上,住院資金補償比較2007年增加16個百分點。
2、做好新農合管理能力建設。利用專項資金1085萬元,對2007年新增合作醫療縣(市、區)1500名新農合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並為新農合管理機構裝備計算機和打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