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成黑龍江省居民死亡兩大主因
2008-01-28 19:13: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衣曉峰 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8日電(衣曉峰 記者 杜筱) 日前,黑龍江省疾病控制中心完成了第三次本省地域內的居民死亡率和死亡原因調查,其中,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心髒病、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和中毒,佔死亡總數90.21%。,黑龍江冬季漫長寒冷,居民喜好飲烈酒,食高鹽、高脂肪的習慣,這些無疑成了腦血管病死亡率居高的原因。生活環境日益污染,吸煙人數的不斷增加,致使肺癌高居所有惡性腫瘤的榜首。

  上世紀70-90年代,黑龍江省曾先後進行過兩次居民死亡原因調查,70年代死因前兩位分別為心髒病、呼吸系統疾病,90年代死因前兩位為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進入21世紀,為摸清本地人口死亡疾病譜排序變化和動態規律,黑龍江省疾病控制中心主任醫師趙忠厚等人按國家統一調查方案,選擇了全省城鄉和不同類型地區的8個調查點,涉及和覆蓋戶籍人口300餘萬人,對人群性別構成、死亡率、前5位死因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分析。

  統計結果表明:腦血管病死亡率為160.72/10萬,已躍居本地居民死亡之首,此前兩次調查均居第三位。隨著年齡的增長,腦血管病死亡率逐漸遞增,從50歲開始,死亡率上昇幅度增快,其中65歲至84歲死亡數佔總數的60.90%。

  惡性腫瘤死亡率為155.10/10萬,居各種死亡原因的第二位。45歲至79歲死亡較多,佔死亡總數的79.13%。在惡性腫瘤死亡病人中,死因順位前5名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和肛門癌。這當中,肺癌、肝癌、胃癌的死亡率分別為49.26/10萬、35.13/10萬、17.17/10萬,這三種腫瘤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65.48%。

  心髒病死亡率為116.40/10萬,居各種死亡原因第三位,而首次調查居第一位,第二次調查居第四位。從45歲開始至74歲死亡數上昇較快,80歲以上略有下降。45歲以上死亡率佔總數的94.11%。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逐漸遞增,到85歲為最高。

  此外,呼吸系統疾病、損傷和中毒分列各種死亡原因的第四、五位。在呼吸系統疾病中,主要死因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佔整個呼吸系統的93.54%。在損傷和中毒中,自殺、交通事故、機動車以外的運輸事故、意外中毒佔死亡總數的68.79%,其中男女順位略有不同,前者第一位是交通事故,後者第一位是自殺。

  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變化是反映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制定衛生政策及預防措施、評價衛生工作質量和效果的科學依據,本次調查顯示,近年來,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死亡率上昇迅速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就需要衛生部門及各級政府研究相應防范策略,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乾預和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國民健康素質。

  【專家點評】

  
腦血管發病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心髒病、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某些炎癥、血液病、代謝病及各種外傷。哈醫大一院神經內科主任張黎明教授介紹說,腦血管病死亡率之所以成為本地居民死因的首位,這主要是處於中緯度的黑龍江冬季漫長寒冷,為我國北方高寒地區因寒冷而致腦血管病高發的典型地區。加上本地域居民喜好飲烈性酒,素有高鹽、高脂肪及食用醃制食品的習慣,這些無疑成了腦出血、腦梗塞的重要誘因。

  而惡性腫瘤為何排序越發靠前?黑龍江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哈醫大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徐向英教授解釋說,目前,我國高發癌譜正處於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變的過渡階段,國內高發惡性腫瘤的排名也出現了明顯變化,黑龍江省肺癌、肝癌、胃癌3種腫瘤佔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65.48%,堪稱是全國癌腫患者死亡的縮影。究其原因,徐向英說,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工業化進程越發加快,人類生活環境日益污染與嚴重破壞;特別是吸煙人口,尤其是女性吸煙人數的不斷增加,以及開始吸煙人群的年輕化,致使肺癌高居所有惡性腫瘤的榜首。如果中國目前的吸煙狀況不變,到2050年,將有近1億國人在中年或老年時因吸煙而死亡。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