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平凡崗位大寫人生 7女工5年3000多次清淘馬葫蘆
2008-01-29 15:33:1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9日電 5年,1800餘天,3000多次清淘馬葫蘆。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哈爾濱排水有限責任公司顧鄉分公司女子清淘班的7名女工人,平均年齡超過35歲,身穿不透氣的大衩,上萬次地下井清淘、裝泥,無數次地從井下拽上重20公斤的淤泥桶……這份不是『女人乾的活兒』讓她們每天都是一身泥水、一身髒臭,但當她們把這份活兒乾得比男人還出色,為千家萬戶帶來整潔方便時,贏得的是百姓的贊譽,一座城市的敬意。

  剛剛吃過午飯,還來不及除去上午工作的倦意,7名女工又來到道裡區前進路上的一個馬葫蘆旁,麻利地穿上大衩,戴上安有探照燈的安全帽,腰上系好繩子,下入井下,惡臭的味道從井下泛上來,兩名女同志站在井邊,用力地往上拽著……『這份工作確實不體面,沒有人一開始就願意做,可真輪到自己頭上,得乾出個樣兒來。』朴實的話語、踏實的乾勁,詮釋著一種愛崗、敬業的精神。

  技術大比武『一點紅』奪冠

  『捨得一身髒,換來萬戶淨』是排水戰線的座右銘,作為全市200多名清淘工人中的『一點紅』,7名女工卻表示她們一開始可沒這麼『高尚』。

  2003年,排水系統內小集體合並,荀笑紅、殷振雙、王春英、李雪春、汪洪、孫秀芹、王萬秋7名女職工成立了『女子清淘班』。『當時我們哭過鼻子、抹過眼淚,誰願意天天和臭泥巴、髒污水打交道呢!』『可既然乾了這一行,就得好好地乾,乾出個樣兒來。』雖然事先有心理准備,可真正下到井底時,看見那些污物、聞到那股臭味時,她們都吐了。

  笨重、不透氣的大衩,雖然高到腰部,但是遇到水深的井,一彎腰淘水,馬上就會『灌包』,又髒又臭的污水立刻流進大衩裡,身上的臭味怎麼洗也去不掉,還把皮膚腐蝕得又癢又紅,冬季一從井下上來,濕濕的棉褲馬上就會結冰,每人都要准備三條棉褲纔夠換。遇到小井,鐵鍬沒有施展空間,只能用手將淤泥、髒物摳出來。淘淤泥、裝車,一人一天裝10噸淤泥,對她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2006年排水系統舉行技術比武,其他分公司派出來的都是剛剛從部隊轉業的小伙,可『女子清淘班』的大姐們卻巾幗不讓須眉,甩竹皮子、綁竹皮子、穿大衩、下井……環環相扣,獲得了第一名。可這樣的結果沒讓一個在場者感到驚訝,大姐們拿第一,那是大家意料之中的:把每一天的工作都當成比賽來對待,乾起工作就像在乾自己家的活那樣認真,還有個不贏?

  媽媽背著兒子雨中排澇

  7個女人,伸出14只手,那7雙手又紅又腫,關節很大,每個手指上都有密密麻麻的小口子。作為女人,她們也在扮演著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可她們工作的特殊性,讓她們總覺得欠了家裡人很多,總覺得當女人沒當夠。

  『女子清淘班』的孩子們都知道,一下雨,無論幾點,媽媽都要往外跑,去看著自己負責的那幾個馬葫蘆。2005年夏天的一天19時左右,班長荀笑紅正在輔導孩子寫作業,外面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她二話沒說穿上雨衣就要出發,可年幼的兒子不敢一個人在家,猶豫了幾秒鍾,她背起孩子一起上崗排澇。雨越下越大,路面上的積水快沒到了孩子的前胸,車輛一過,『浪花』把孩子撞得晃來晃去。排澇完畢後,小荀抱著熟睡的兒子回到家中已經是凌晨1時多了。

  說到父母,殷振雙心中有說不盡的愧疚,父母是同一年去世的,作為老姑娘,她卻很少在父母病床前盡孝,從排水系統退休的父母知道女兒工作辛苦,總是強忍病痛,把女兒攆回去,讓她多休息。母親臨終前,不讓家人告訴老姑娘,就怕正在業務考試的女兒分心,當殷振雙從考場趕回來時,母親卻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我們也是女人,也愛美,愛打扮,可乾了這行,就基本上無緣再穿漂亮衣服了。』1972年出生的王春英是班裡的小妹妹,說起話來快言快語:『夏天在外工作時,看見女人穿著漂亮裙子,心裡甭提多羡慕了。雖然漂亮和我們不搭邊,但欣慰的是家裡人都很體諒我們。』老大姐王萬秋回到家裡可是『甩手掌櫃』,丈夫把家中的所有家務活全包了。

  扮靚美麗冰城

  需要更多支持

  急難險情,她們衝在前;公益熱線服務,她們義務上門排懮解難。可讓她們感到尷尬的是,她們的努力和付出卻得不到職業價值的認同以及應有的尊重。

  常年在井下工作,即使每天洗澡,她們身上也會有股奇怪的味道,為了避免給他人帶來麻煩,她們盡量不坐公交車,而是或步行,或騎自行車。

  她們在街上工作,經常會遇到以前的同學、朋友,幾乎所有熟人的反應都是『哎呀,你咋乾上這活兒了呢?』工作期間,有時污水會不小心濺出來,一些路人不但拋來白眼,還會加一句:『看著點,淘馬葫蘆的。』

  一次她們正在工作時,附近一個洗車行的幾個小伙子湊過來,好奇地問:『大姐,你們乾這活兒,工資不得3000多元呀?』汪洪開玩笑地說:『那要是給你們每月開3000多元,你們乾不乾這活兒?』『不乾,這活兒不在於給多少錢,關鍵是說出來多沒面子呀。』小伙子很堅決地說。

  『一開始我們上崗工作時,也會戴口罩,說實在的,防味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怕在街上碰見熟人,感到不好意思。但逐漸想通了,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得有人乾,少了我們,咱這城市得髒臭成啥樣呀?慢慢地我們的心態調整得非常好,都是乾工作,我們並不比別人低一等。』清淘班成員說起這些十分平和。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