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出欄的活體豬。
工作人員在對豬崽進行檢查。
東北網1月30日電 目前,哈爾濱商務部門同幾家大型養殖場簽定了設置市屬活體豬儲備基地有關協議。據了解,首批活體豬貯備肉已經陸續開始進入哈爾濱市場,今年春節期間,哈市市民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特色菜餚』。
喝礦泉水、吃營養餐、母豬做B超、豬仔打疫苗……近日,記者來到兩家活體豬儲備基地,目睹了這些『國字號』儲備豬的生活。
穿白大褂戴鞋套
人進豬場講究多
記者驅車來到位於呼蘭區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市屬活體豬儲備基地。剛一進門,管理員便對記者說,要進入公司必須先消毒。
穿上白大褂、戴上鞋套、腳蹬高筒水靴……記者全副武裝地踏過一個裝滿消毒水的水池,通過幾個這樣的消毒池,纔到達豬捨。記者看到,養殖場有豬圈12排,每排2棟。每棟入口有一塊標牌,上面記錄著每日消毒情況。據一位養殖員介紹,在生豬養殖場還不允許串門,就怕人帶的菌讓生豬交叉感染。
喝礦泉水吃營養餐
儲備豬吃喝上檔次
『我們這裡的豬喝的都是礦泉水。』據李洪濤經理介紹,他們投入70多萬元從日本引進了礦泉水設備,這樣的水含有礦物質,多項指標都符合國家標准。這裡的豬不但喝的是礦泉水,吃的飼料也是特別加工生產的復合飼料,飼料中不含『瘦肉精』等任何違禁藥物。據一位飼養員介紹,這裡的豬按照不同的生長期進行配食,有的豬進入了快速長膘期,就要加餐,而幼小的豬仔則要增加促進身體發育的營養餐。
母豬做B超豬仔打疫苗
防疫保健程序多
該養殖場共有22間豬捨,記者看到,在每個豬欄的上方都有一張卡片,記錄著豬的編號和成長情況。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都是為仔豬做的詳細記錄,由於配種要看血緣,怕把豬的『兄弟姐妹』配到一起,所以要做詳細的注釋,品種、日齡、胎次、配種和預產期等都有詳盡的『檔案』。
在產崽捨裡飼養員告訴記者,獸醫對母豬的護理格外注意,他們要為待產的母豬做B超檢查,以確保母豬的健康。
像兒童要打預防針免疫一樣,豬仔也要打防疫針。海順養殖的任傳輝經理說,為了預防疫病,養殖場從剛出生的豬仔開始,針對每頭豬的情況定期打各種疫苗進行防疫。
引進大學生
豬『保姆』身份不一般
『為了能養好豬,我已經好幾個月沒走出過養豬場的大門了。』李洪濤經理告訴記者,他在大學畢業以後就到養豬場工作了。他們這裡有幾個學獸醫專業的技術員,平時負責儲備豬的疫病預防和監控等方面工作。
『為了確保豬的飼養質量達到國家的要求和標准,我們每年都要引進一批大學生。』李洪濤經理很是自豪地告訴記者,『我們養豬場有十幾個人是獸醫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他們都是經過挑選、測試合格後進場的。他們中有東北農業大學的,有八一農墾大學的、長春獸醫大學的等等,而且每年都有剛畢業的大學生到我們這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