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寒冬裡的春天 記者『綠皮車』上體驗『暖車工程』
2008-01-31 13:08: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尚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綠皮車』

  東北網1月31日電(記者 楊尚峰) 北方的1月,正是『數九』季節。1月27日,記者踏上了開往黑龍江省最北端的『綠皮車』--哈爾濱至齊齊哈爾、齊齊哈爾至韓家園,感受著黑龍江省鐵路部門開展『暖車工程』的點點滴滴。

  列車外天寒地凍 車廂內溫暖如春

  27日8時45分,記者踏上了N15次。當天早上,哈爾濱氣溫達零下20攝氏度,檢票後在通往站臺的路上,記者看到了大多數的旅客都穿著厚厚的棉衣。

  據了解,在哈爾濱鐵路局齊齊哈爾客運段分布在內蒙古的呼倫貝爾草原和大興安嶺地區,運行在該地區的列車多是鍋爐采暖列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綠皮車』。該段就有像這樣的『綠皮車』36.5對658輛。

  說起『綠皮車』,給大家的感覺就是車體陳舊,乘坐環境和服務水平較差,最主要是到了冬季,進了車廂就像進了冰窖。當記者走進車廂時,暖意撲面而來。車廂內的溫度計顯示:20攝氏度。乘客王佳說,她在長沙打工,回齊齊哈爾老家過年,在哈爾濱本打算做空調車回家,可家裡人電話告訴她,坐這趟車條件現在很不多,車廂也暖和。家裡人特別叮囑她:在車上少穿點,防止出一身的汗,難受!王佳還告訴記者,這趟『綠皮車』比其它的空調車要便宜很多。

車長和工作人員在檢查鍋爐運行情況

  列車長暴永貴對記者說:『為了做好暖車工程,確保車溫達標。齊客段專門成立了以段長和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暖車工程領導組及一系列相關責任機構,搶前抓早、充分醞釀,從8月份就開始著手進行暖車工程的各項准備工作,從職工培訓、制度建設、燃煤供應、設備狀態、現場落實、檢查考核等方面組織紮實推進,全力確保暖車工程工作的質量。』

  在車廂內記者看到,座位旁邊的窗戶和天棚的通風窗等能漏風的地方,全部用膠帶封上,廁所、地漏、洗手間的下水管道為了防止冷空氣的倒流,全部用膠堵堵上,在車廂的門口,鋪上了防寒墊,以免冷風從車門下縫隙流入;在各車廂端門統一粘貼了『請隨手關門』的標語;列車《暖車工程管理辦法》辦法,對鍋爐焚火、清灰、管理、檢查提出了明確的具體要求。正當記者為車廂內的這些細節表示驚嘆時,暴車長對記者說:『這些措施,已經在齊客段的各趟列車上得到了全面的推廣』。

  讓旅客上了車,就像坐上了熱炕頭

小朋友在車廂內玩耍

  中午在齊齊哈爾短暫停留後,下午記者踏上了齊齊哈爾客運段古韓碧車隊的6221次列車,前往我國鐵路網的最北端,也是我國最寒冷的地方之一大興安嶺腹地韓家園站。據了解大興安嶺地區年平均無霜期僅有73天,今年入冬以來,最低氣溫達到了攝氏零下45度。

  在月臺候車時,零下20多攝氏度的氣溫,讓人一分鍾都不想在外面逗留;車廂內,22攝氏度,依然溫暖如春。

  家住訥河的45歲王德軍告訴記者,他家就在這列車的沿線,經常坐這列車,『以前的車廂內的環境就別提了,特別髒,車內還冷,窗戶上結的霜有二、三公分厚,摳都摳不動。車地板上都是冰,白天晚上都戴著棉帽子穿著棉大衣,睡覺根本就別想了!經常是回家過年,可坐火車到家就感冒了,年都過不好!最近幾年開始,這列車的環境是一年比一年好,現在上車就得把棉衣服、棉帽子脫掉,而且看乘務員一遍一遍的收拾衛生。』

  齊齊哈爾客運段古韓碧車隊的蕭頻捷書記對記者說:『按照規定,列車鍋爐溫度在始發、折返站停留時必須達到70攝氏度,出庫達60攝氏度。運行中鍋爐達80~90攝氏度,車廂管溫不低於35攝氏度,車廂溫度在16~20攝氏度之間。』蕭頻捷說:『讓旅客坐上暖車,列車上的服務根本,讓旅客上了車,就像坐上了熱炕頭』。

  暖在身上 熱在心裡

小張和女友

  家住伊土裡河的小張是帶著女朋友回家過春節的。他說,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坐這趟車,真是凍得不行。現在真是暖和,剛纔我倆買了吃完盒飯,剛要去垃圾箱扔掉,乘務員急忙趕走過來替我扔掉了,當時我特別的感動。其實『綠皮』車的乘務員除正常的乘務工作外,還要承擔本車廂燒鍋爐的任務,這些車因為設備陳舊,也發生設備失靈的時候,比如電動循環水泵失靈,乘務員就要手動水泵進行循環,就要每次用手壓水泵,一次就要10多分鍾,累得是腰酸背痛。每擱半小時左右,乘務員就要打開鍋爐,進行焚火、清灰、鍋爐循環作業,常常是煤灰粘在臉上,立即被汗水浸濕……

  一位乘務員對記者說:『綠皮車的車票雖然便宜,但我們的服務不打折。』在車上的留言簿上,一位旅客寫到:車外天寒地凍,車內溫暖如春,暖在身上,卻熱在心裡。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