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電 『回家過年!』這在常人看來似乎已成規矩的事,但對於那些結婚了的『80後』獨生子女而言,回誰家過年卻成了一個大難題。日前,記者調查得知,如今,不少已婚『80後』的觀念已經有所改變,以往必須回男方父母家中團圓守歲的傳統,正在被各式各樣的現代方式所改變,其中輪流『坐莊』、『2+4』式團圓和『親情AA制』等新方式正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輪流『坐莊』:
趕場雖累但周到
小孫新婚剛4個月,在婚前她和愛人就約好,以後過年輪流『坐莊』。這不,這個鼠年春節,大年三十在男方的奶奶家團圓,然後初一女方家,初二男方家,初三女方家……雖然他們小夫妻『趕場』有點累,但畢竟雙方父母都照顧到了。
小谷夫妻雙方的父母都在外縣住,小夫妻過年也是兩家跑,只不過沒像小孫夫妻倆跑得那麼勤,而是在男方家先待幾天,再到女方家待幾天。
『親情AA制』: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王剛是哈爾濱市一家電氣公司的助理工程師,家在齊齊哈爾市,而去年與自己結婚的妻子家在富錦市。今年是這小兩口結婚後的第一次過年,兩人真是犯了難,兩個人都已經一年沒有回家了,就盼著春節回家團圓,但是雙方又都只有7天的假期,平時工作就很辛苦,過個年再兩邊跑實在太折騰人,兩人索性來了個『親情AA制』,各回各家,各看各媽,正月初六兩個人再回自己的溫馨小家。
『2+4』團圓:
經濟省時不勞累
其實像王剛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在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工作的王強家在北安市,去年剛剛結婚,而妻子家在大慶市。因為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平時的節假日總是不能休滿,因此工作後很少回家,而今年為了定下來回誰家過年,一向和睦的小兩口還吵了兩句嘴。最後,王強表示,自己多拿點路費,讓4位老人年前趕到哈市,大年三十,兩家人一起團聚,這樣老人們高興,當兒女的也不用為了去誰家過年而費心思。
帶雙親出游:
花費雖高很開心
記者了解到,如今,堅持『過年必須要在男方父母家守歲』這一傳統習俗的家庭正在逐漸減少,很多父母體諒子女,而其子女也想出各種辦法,解決這一難題。今年哈爾濱市『80後』小夫妻回家過年除了以上方式外,還有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乾脆帶著雙方父母一起出游在外過年。一對家庭收入很高的『80後』小夫妻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就是帶著雙方父母去香港過的年,昨天剛回來。通過這種方式過年很新鮮,感覺也特別好,雖然花費較高,但一年就一次,大家都開心。
專家解析:
現代家庭走向民主
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員董鴻揚教授分析,相對於其他年齡段的人群來說,『80後』小夫妻現代意識和男女平等觀念更強。他們中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都有親情的需求,因此對於過年的方式,他們有了自己的處理方式:男女平等,兼顧雙方,體現出現代家庭民主化的新特點。
同時,董教授認為,『80後』夫妻過年『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的做法欠妥,因為中國的春節是最能體現和諧團圓的節日,它不僅包括兩代人的團圓,也應該包括夫妻的團圓,夫妻分離不符合民族文化心理。春節的團圓不僅僅是回家看看老人,更是滿足家庭成員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即一種歸屬感和心靈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