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興邊、富民、強縣 東寧譜寫08年新圖景
2008-02-19 15:01:3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姜利航 王良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9日電 小江南春來早。2月18日,新上任的東寧縣委書記孫永先帶領全縣人民共同謀劃08年新圖景。確立了以對俄貿易興邊,以進出口加工和資源開發立縣,以特色產業富農,著力改善民生,培育創業和諧文化,努力開創追趕跨越、富民強縣的新局面的奮斗目標。

  2007年,東寧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6億元,比上年增長18%,財政總收入5.3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3.97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1.2%和22.2%,固定資產投資10.4億元,比上年增長31.3%,農民人均純收入7081元,城鎮居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5元,比上年分別增長32.3%和22.4%。東寧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連續4年位居全省前十位,並被評為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經濟社會都取得了長足發展。

  08年東寧縣立足新起點,謀求新跨越,將由聚能蓄勢步入跨越騰飛階段,將口岸、資源、環境、人纔等綜合優勢加快轉變為增長強勢和發展勝勢。

  具體措施是:

  ---提昇三個產業,狠抓招商引資

  強化第一產業,鞏固提昇『』四大農業主導產業,做強做大黑木耳,爭取在深加工上有新突破,辦好第三屆黑木耳節。鼓勵發展菇類

  生產、外出打工、創稅烤煙、出口果菜和特色養殖;實現弱村與強村共同致富,力爭三年內農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加快新農村建設,扶持省級試點村典型,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搞好農村清潔衛生、綠化美化、道路整修、自來水改造,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提昇第二產業。實行進出口加工與資源開發『雙輪驅動』,抓好以木材、食品、機電、輕紡、新型建材為主的進出口加工業,抓好煤、銅、鐵和風能、水能資源開發,突出抓好煤化工及循環經濟建設。支持企業與國內外戰略投資者密切合作,走科技興企、品牌支橕之路,重點抓好烏蘇裡斯克經貿合作區、十月區華宇工業園、綏—綏工業園區等重點園區建設,全力抓好億元以上大項目。落實責任,年底敲鍾問響。

  做大第三產業。重點搞好『大通關』建設,擴大口岸運作規模。完成老黑山至吉林琿春省界公路及通村公路建設,形成交通樞紐和物流、人流集散地。破解『灰色清關』難題,鼓勵企業發展正規貿易,鞏固松子、矽鋼片、舊機床、輕紡等特色進出口品種,大力開發板材、建材、機電、化工原料等新品種。深度開發東寧要塞,規劃開發五排山城遺址,加快景點景區建設;支持做好俄游客保健游,進一步改善俄游客購物環境,興旺旅游業。

  堅持內資與外資並重、包裝項目與出去招商並重、引資與引智並重,創新招商策略和機制。包裝好項目,策劃好招商活動,取得切實招商成果。科學制定招商獎勵辦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特別是要采取重獎的辦法,引導機關各方面力量招商引資。為企業提供招工培訓、報關服務、翻譯人纔,全面實行『領辦代辦』,改善投資環境。

  -----搞好各項社會事業,著力改善民生

  樹立『親民黨委』和『民本政府』良好形象,將民生之事當作黨委政府的大事,不斷提高群眾滿意度。建設廉租房、經濟適用住房,鼓勵農民按照新型節能環保樣板房標准建設新型住宅。優先發展科教,加快城鄉衛生設施改造,爭取列為全國第二批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縣。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做好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險及慈善救助等工作。努力實現『五個同步增長』,即:公務員工資、職工工資、農民收入、養老金和低保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爭創全國平安建設『平安縣』。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