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9日電 春節前夕,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普降暴雪,許多人被阻擋在了回家的路上,雨雪、凍災、停電、路阻……一時間,全國上下都投入到了抗擊雪災的戰斗中。『我能為雪災做點什麼?』在哈市一家軟件公司工作的王炎每天看到新聞播報的全國500多萬人受災的消息就感覺心裡不是滋味,『還是去網上買幾件東西幫幫災區吧!每買一件商品,店鋪的主人就會捐出一部分利潤給慈善機構,點點鼠標就當做善事了。』
也許你想做點善事,家中的舊衣服能捐到哪裡?想為希望工程做點事情該怎麼辦?這些疑問隨著『善客』一族的產生迎刃而解。你只需點點鼠標,敲敲鍵盤,網上買點東西,店主會把部分利潤捐出去;點擊部分商家在網上登的廣告,點擊一次,企業就會捐錢給孩子……近日,記者調查了解到,如今『善客』一族正在冰城悄無聲息地壯大。
『查到捐助去處,我們自豪』
王炎說,她已經不是第一次通過網絡做善事了,自從她知道在網絡上購物就可以間接參與慈善事業以來,便熱衷於此。漸漸地,她在網絡上遇到了許多和她有著同樣目的的人,後來,她還知道這些人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善客。
『今年你「善客」了嗎?』王炎在網上給自己買了幾件化妝品,隨後又給自己的好友小微打了一個電話。小微表示自己最近比較忙,不過她會抽點時間上網買點東西,參與慈善活動。原來,北京市紅十字會和網上交易的中介機構易寶支付正在開展一項『風雪救援行動』,網友在當當、貝塔斯曼等在內的5000多家商戶進行消費時,均可通過易寶支付平臺參與『風雪救援行動』。按照計劃,今年首季,網友每通過易寶支付平臺完成一筆交易,易寶支付都將捐贈1分錢給北京紅十字會,用於救助災區群眾。
『善客』韓磊告訴記者,網絡慈善基本都有一個模式,每一位捐助者都可以在相應的網站上查到自己捐助的去處。能看到自己買貨物的錢,蓋成小學教室;看到山區的孩子拿到教科書;看到病房中的孩子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們都挺自豪的。
多家購物網設慈善店鋪
15日,記者登錄淘寶網看到,『愛心專區』在不斷地閃動著,記者登錄其中看到剛剛捐助完善款的店鋪名單。記者與一家名叫『唯一色彩』的愛心店鋪取得聯系。店主名叫『平凡是真』,他告訴記者,2007年8月23日他在淘寶上申請建立了店鋪,申辦時選擇了參加愛心捐贈活動,將店鋪交易額的百分之二捐贈給中華骨髓庫和中華慈善總會。從開店至今,他的店鋪一共完成了1210筆賣出交易,總交易額為34359.3元,其中百分之二為688元捐贈給了慈善事業。『平凡是真』告訴記者,他的同行們許多人都參與到了愛心捐助活動中來,從交易額中拿出一部分錢捐給慈善事業,對於他們本身來說不算什麼,但卻在一點一滴中積累了善款,奉獻了自己的愛心。
記者在淘寶網上看到,目前已經有2866814件商品通過買賣交易參與慈善事業,捐款金額累計達1296294元。淘寶網通過中介機構將這些錢直接轉入中國紅十字總會、希望工程、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慈善總會、中華骨髓庫5家慈善機構的指定賬戶。
記者在淘寶網、當當網等一些購物網站看到,這裡幾乎都有類似的公益慈善店鋪,很多物品上都有心形圖片,這表明賣家在寶貝成交之後,會捐贈一定數目的金額給指定的慈善基金會。
誰來監管網絡慈善事業
『善客』一族不斷壯大的同時,部分『善客』也對網絡慈善事業提出了質疑:『善客』們捐出來的錢真的會用於慈善事業嗎?這些捐助是由誰來監管的呢?
『善客』『自由的魚』在論壇上留言:2005年曾經有網站假冒中華慈善總會名義詐騙印度洋海嘯捐款,這樣的事件傷了『善客』們的心。
黑龍江大學教師張軍則一語道出了網絡慈善事業的軟肋:『我國網絡上的慈善組織成千上萬,但松散性、虛擬性以及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取得合法的身份等情況,使得大多數網絡慈善組織無疾而終。一些小型的網絡慈善組織一般都沒有能力注冊為合法的民間組織。因此,身份難題讓眾多網絡愛心組織面臨困擾。身份難定的直接影響是公信力。』
黑龍江元辰律師事物所張博為律師表示,目前,網絡慈善組織最可靠的發展途徑,就是掛靠在正規的慈善組織旗下,此外,國家還應該加強相應的立法,逐漸將網絡慈善引向正軌。
名詞解釋
『善客』是繼『博客』『播客』『換客』後,網絡流行又一種『網絡客』。
這個群體不只是參加網絡捐贈或網絡拍賣,還可以通過各種網絡平臺,發出公益倡導,開設公益小店(收益的全部或部分捐贈公益事業),或者組織慈善義賣、建立慈善網站等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持社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