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60歲以上孤寡特困老人居家養老服務政府埋單
2008-02-21 11:11:2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利紅 孫佳薇 邵國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1日電 從2005年末起,居住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新春、奮斗、榮市、燎原、革新五個街道辦事處的70多名60歲以上的孤寡特困老人,開始享受社區提供服務、政府埋單的居家養老服務,老人們在家可享受和養老院一樣的服務。

  今年哈市民政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合理劃分服務對象類別。對城市特困獨居老人,由政府部門每人每月補貼100元,提供養老服務。從3月份開始,居家養老服務將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在哈市全面推行。僅南崗區就至少有400多名符合條件的老人享受到這樣的居家養老服務。

  『保姆』解決大難題

  南崗區新春街道辦事處紅旗新區聘請的護老助理員石鳳玲,過年前後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來往於自己負責照顧的4位孤寡特困老人家之間。為他們打掃房屋、包餃子。孤寡老人說:『看到政府派來的保姆,家裡家外地忙乎,也不再感到孤單,社會沒有忘記我們這些孤寡特困老人啊。』

  19日上午,記者走進南崗區紅旗新區3棟6單元102室特困老人王嵐鳳的家,王大娘家中乾淨整潔。老人告訴記者,石鳳玲一大早就到家裡來了,擦了地、收拾了屋子,忙乎了兩個多小時纔離開,過年那幾天也沒閑著。王嵐鳳享受低保,老伴去世後,自己獨居,有個女兒遠在山東,患有精神疾病。

  2005年末,社區將她列為居家養老服務的對象。石鳳玲每周至少到老人家中兩次,根據情況為她擦地、買菜、聊天、做飯、讀書等,自從有了這樣的服務後,王嵐鳳老人的生活便充滿了快樂。『政府花錢,派人來照顧我們這些貧困老人,一想起這事,心裡總是暖暖的。』老人操著濃重的山東口音說。

  助老護理員石鳳玲(右)照顧特困孤寡老人王嵐鳳。

  住在泰海社區91歲的石瑞庭無子女、無固定收入、無勞動能力,老人有什麼急事,都要找助老護理員石鳳玲。石鳳玲這兩天還要替老人買元宵,讓她過個快樂的元宵節。

  紅旗新區社區副主任李麗梅說,2005年末,新春街道辦事處成為哈市由政府埋單的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社區之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有4位符合條件的老人享受此項服務。社區的助老護理員每個月至少為每名老人送時服務30個小時。石鳳玲照顧4名老人,每個月能拿到900元的工資。石鳳玲說,政府這項惠民政策,既解決了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又幫助了孤困老人,真是一策惠多方呀。

  『保姆工程』將做大

  記者從哈爾濱市民政部門了解到,今年,政府將把這項居家養老服務作為一項重要民心工程全面鋪開,讓更多的老人享受到這項政策。目前,各個街道辦事處正在對符合條件的孤困老人進行摸底調查,培訓下崗人員當助老護理員,近期符合條件的老人們將享受到政府埋單、居家養老的待遇。

  從南崗區民政部門了解到,2005年『政府埋單』的服務助老工程在南崗區五個街道辦事處試點以來,有70多名老人享受了這樣待遇。從去年年底開始,全區街道辦事處開展調查摸底,眼下有至少400餘名老人納入符合條件范圍之內。僅哈爾濱南崗新春街道辦事處所屬的8個社區,就有70多名老人被納入『政府埋單』的服務行列之中。

  道裡區民政局以建國、撫順兩個街道辦事處作為試點,將134名老人納入服務范圍之中,整個試點工作將從3月份推開,試點一二個月之後,將在各個街道辦事處鋪開。

  紅旗社區70歲的莊繼東老人因病常年臥床,4個子女都在外地打工,老伴身體也不太好,兩個老人的工資加來有1300多元,除去必要的生活費和醫藥費外,兩位老人的生活十分拮據。照顧、看病的事都落在老伴一個人身上,老伴力不從心。這次社區將莊繼東納入政府免費服務行列之中,一家人心裡踏實了。在外地打工的兒女們都來電話說,太感謝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了,讓她們少了很多牽掛。莊繼東的老伴也說,政府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解決貧困老人的實際問題。

  助老護理質量有待提高

  記者了解到,目前,『政府埋單』聘用的助老護理員多為下崗職工,她們為老人做飯、打掃衛生等家務活能夠得心應手,但為孤困老人提供精神方面的服務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與老人聊天、讀報等,還難以滿足老人的需求。

  有兩年試點經驗的紅旗新區社區副主任李麗梅說,這項工作開展之初,老人們因為獨居時間長了,心理封閉,不願意讓陌生人到家裡來。有一位助老人員多次登門,老人一直不肯開門。後來,助老人員幾乎天天去,終於感動了老人。『我們要在老人的心理服務上下一些功夫,讓老人們能盡快接受服務,享受到好政策。』

  道裡區民政局局長付秀珍說,道裡區以建國、撫順街道辦事處為試點,就是因為這兩個辦事處位於道裡區中部,摸索出經驗後可以向周圍的街道辦事處推廣。『我們要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讓老人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服務。』

  目前,助老護理員多從下崗職工中聘用,各街道辦事處正在對助老護理員進行業務培訓,隨時調整服務項目,並根據老人的不同需求進行專項培訓。

  19日,哈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哈市還將出臺一系列居家養老服務的相應措施,制定詳細的政策和細則,一定要將這件『政府埋單、居家養老』的服務好事辦好,讓孤寡特困老人們高高興興安度晚年。

  [發表評論] 來源:黑龍江新聞網-黑龍江日報作者:文/記者吳利紅孫佳薇攝/記者邵國良60歲以上孤寡特困老人居家養老服務政府埋單

  從2005年末起,居住在哈爾濱市南崗區新春、奮斗、榮市、燎原、革新五個街道辦事處的70多名60歲以上的孤寡特困老人,開始享受社區提供服務、政府埋單的居家養老服務,老人們在家可享受和養老院一樣的服務。

  今年哈市民政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合理劃分服務對象類別。對城市特困獨居老人,由政府部門每人每月補貼100元,提供養老服務。從3月份開始,居家養老服務將作為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在哈市全面推行。僅南崗區就至少有400多名符合條件的老人享受到這樣的居家養老服務。

  『保姆』解決大難題

  南崗區新春街道辦事處紅旗新區聘請的護老助理員石鳳玲,過年前後忙得不可開交:每天都來往於自己負責照顧的4位孤寡特困老人家之間。為他們打掃房屋、包餃子。孤寡老人說:『看到政府派來的保姆,家裡家外地忙乎,也不再感到孤單,社會沒有忘記我們這些孤寡特困老人啊。』

  19日上午,記者走進南崗區紅旗新區3棟6單元102室特困老人王嵐鳳的家,王大娘家中乾淨整潔。老人告訴記者,石鳳玲一大早就到家裡來了,擦了地、收拾了屋子,忙乎了兩個多小時纔離開,過年那幾天也沒閑著。王嵐鳳享受低保,老伴去世後,自己獨居,有個女兒遠在山東,患有精神疾病。

  2005年末,社區將她列為居家養老服務的對象。石鳳玲每周至少到老人家中兩次,根據情況為她擦地、買菜、聊天、做飯、讀書等,自從有了這樣的服務後,王嵐鳳老人的生活便充滿了快樂。『政府花錢,派人來照顧我們這些貧困老人,一想起這事,心裡總是暖暖的。』老人操著濃重的山東口音說。

  助老護理員石鳳玲(右)照顧特困孤寡老人王嵐鳳。

  住在泰海社區91歲的石瑞庭無子女、無固定收入、無勞動能力,老人有什麼急事,都要找助老護理員石鳳玲。石鳳玲這兩天還要替老人買元宵,讓她過個快樂的元宵節。

  紅旗新區社區副主任李麗梅說,2005年末,新春街道辦事處成為哈市由政府埋單的居家養老服務試點社區之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有4位符合條件的老人享受此項服務。社區的助老護理員每個月至少為每名老人送時服務30個小時。石鳳玲照顧4名老人,每個月能拿到900元的工資。石鳳玲說,政府這項惠民政策,既解決了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又幫助了孤困老人,真是一策惠多方呀。

  『保姆工程』將做大

  記者從哈爾濱市民政部門了解到,今年,政府將把這項居家養老服務作為一項重要民心工程全面鋪開,讓更多的老人享受到這項政策。目前,各個街道辦事處正在對符合條件的孤困老人進行摸底調查,培訓下崗人員當助老護理員,近期符合條件的老人們將享受到政府埋單、居家養老的待遇。

  從南崗區民政部門了解到,2005年『政府埋單』的服務助老工程在南崗區五個街道辦事處試點以來,有70多名老人享受了這樣待遇。從去年年底開始,全區街道辦事處開展調查摸底,眼下有至少400餘名老人納入符合條件范圍之內。僅哈爾濱南崗新春街道辦事處所屬的8個社區,就有70多名老人被納入『政府埋單』的服務行列之中。

  道裡區民政局以建國、撫順兩個街道辦事處作為試點,將134名老人納入服務范圍之中,整個試點工作將從3月份推開,試點一二個月之後,將在各個街道辦事處鋪開。

  紅旗社區70歲的莊繼東老人因病常年臥床,4個子女都在外地打工,老伴身體也不太好,兩個老人的工資加來有1300多元,除去必要的生活費和醫藥費外,兩位老人的生活十分拮據。照顧、看病的事都落在老伴一個人身上,老伴力不從心。這次社區將莊繼東納入政府免費服務行列之中,一家人心裡踏實了。在外地打工的兒女們都來電話說,太感謝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了,讓她們少了很多牽掛。莊繼東的老伴也說,政府真是幫了我們的大忙,解決貧困老人的實際問題。

  助老護理質量有待提高

  記者了解到,目前,『政府埋單』聘用的助老護理員多為下崗職工,她們為老人做飯、打掃衛生等家務活能夠得心應手,但為孤困老人提供精神方面的服務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與老人聊天、讀報等,還難以滿足老人的需求。

  有兩年試點經驗的紅旗新區社區副主任李麗梅說,這項工作開展之初,老人們因為獨居時間長了,心理封閉,不願意讓陌生人到家裡來。有一位助老人員多次登門,老人一直不肯開門。後來,助老人員幾乎天天去,終於感動了老人。『我們要在老人的心理服務上下一些功夫,讓老人們能盡快接受服務,享受到好政策。』

  道裡區民政局局長付秀珍說,道裡區以建國、撫順街道辦事處為試點,就是因為這兩個辦事處位於道裡區中部,摸索出經驗後可以向周圍的街道辦事處推廣。『我們要把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讓老人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服務。』

  目前,助老護理員多從下崗職工中聘用,各街道辦事處正在對助老護理員進行業務培訓,隨時調整服務項目,並根據老人的不同需求進行專項培訓。

  19日,哈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哈市還將出臺一系列居家養老服務的相應措施,制定詳細的政策和細則,一定要將這件『政府埋單、居家養老』的服務好事辦好,讓孤寡特困老人們高高興興安度晚年。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