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再創新高
2008-02-22 07:04:1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左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2日電 記者從21日召開的哈爾濱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獲悉,2007年,哈爾濱市緊緊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這一重大戰略任務,以優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工業經濟效益為目標,工業生產持續平穩快速增長,工業企業整體盈利水平大幅攀昇,利潤總量與增幅均創歷史新高。

  地方工業實現利潤總量突破50億

  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733211萬元,同比增長77.9%;其中地方工業實現利潤565334萬元,同比增長49.6%,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的77.1%,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45.5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58.4%。新增利潤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72戶,其中44戶企業同比新增利潤在1000萬元以上,表現出強勁的增盈態勢。

  2007年,中央工業實現利潤168052萬元,同比新增利潤120100萬元,增長2.51倍。

  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利潤增勢強勁

  2007年,國內宏觀經濟持續向好,全市裝備制造業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快速發展,主要經濟效益指標連創歷史新高,企業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424786萬元,同比增長1.4倍,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60.4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77.5%。全市規模以上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超過億元的企業有10戶,共實現利潤456310萬元,同比增長75.1%,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62.2%,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47.5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1%。

  非公企業成拉動利潤增長新生力量

  全市非公有制工業經濟發展歷經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實踐探索,在規模、速度、結構和地位方面實現了歷史性變化。同時,企業兼並重組步伐加快,部分改制重組企業實現了脫胎換骨的改造,各種所有制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一批非公有制工業盈利大戶脫穎而出,成為拉動工業利潤快速增長的新生力量。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實現利潤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實現利潤總額308425萬元,同比新增利潤72216萬元,增長30.6%。

  工業經濟整體盈利水平邁上新臺階

  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721戶,實現盈利額903002萬元,同比新增盈利269081萬元,增長42.4%,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65.3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83.8%。盈利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7戶,同比增加8戶,哈藥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等17戶盈利億元以上企業實現利潤572129萬元,同比增長57.4%,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的78%,17戶企業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50.6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5%,其中哈藥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實現利潤突破10億元大關躍居國內行業之首,開創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集團或單一企業實現利潤水平的歷史新高。

  虧損企業虧損額繼續呈下降態勢

  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169791萬元,同比減虧51932萬元,下降23.4%,虧損企業大幅減虧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12.6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16.2%。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