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城市改造引出的話題:深化歐式建築風格
2008-02-26 09:50: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民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6日電 哈爾濱的建築集萃多國文化的精髓,在國際上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中華巴洛克、折衷主義建築、古典主義建築等及其形成的歷史街區成為哈爾濱具有特色的建築景觀。在當下的城市改造熱潮中,如何保留和發展這一獨特的建築風貌,提昇城市的文化品位?日前,記者就這個話題采訪了有關專家和學者。

  哈爾濱城市規劃設計院研究員級高級建築師劉金吉認為,哈爾濱的城市建築特色應以多元化的歐洲建築風格為主基調,城市建築特色的塑造是一種創新性的塑造,對哈爾濱這種建築風格的塑造,就是要對其文本與符號進行重新闡釋,要對歐式建築風格作深化的理解,因為歐式建築是個集合式概念,內部包含了許多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流派,需要做很多的細分,做大量更深入地研究探討。例如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不同地區的建築,都是有種種差異的。現在我們對歐式建築的理解,還是比較籠統,這樣在操作上會有不少偏差。

  基於這種理念,劉金吉對哈爾濱幾處重要節點的改造提出了具體的設想。他說,中東鐵路住宅保護區,在切實保護所有特色建築的前提下,適當增加一些服務性的公共空間和服務性建築,這些建築和空間構成必須與整體風格相協調。保護區內的建築使用應以特色酒吧、西餐廳、畫廊、高級品牌專賣店、藝術家工作室等有文化意味的功能為主。保護區內的建築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保持它的歷史原貌,區內路燈、庭院燈、垃圾桶、牌匾、電話亭等設施應與建築保持統一風格,對不具有風格特點的建築進行改造,以呼應保護區的建築風格。

  在道外區中華巴洛克風格和傳統商市建築比較集中的區域,實施絕對保護,逐步恢復老道外的典型街區面貌,同時,應注意以重要的特色建築為中心發展特色風情區域和節點拆除歷史建築上後附著的體量及牌匾、陽臺、花臺等,恢復歷史紋樣和裝飾線腳,對一些風格不明顯或不協調的建築以中國傳統建築符號為主的折衷主義或中華巴洛克的風格來整修。對於保護區內影響到整體風格的街道設施如路燈、牌匾、字號、路牌、告示牌、電話亭、垃圾桶等等,應有統一設計,風格應與建築主體風格相一致。

  友誼路的老建築歐式化改造完成,新折衷主義風格的建築讓老街重換新顏。記者蘇強攝

  哈爾濱比不了北京的大氣、比不了上海的現代、比不了廣州的開放,如今的冰雪優勢也在逐漸削弱,而洋味十足的城市建築在全國卻是獨樹一幟的。但是這個『洋味』,需要跳出孤立的實體建築風格的限制,要從建築是環境的藝術,是需要整體關照的藝術出發,大力拓寬思維和視野,在絕對保護的同時,哈爾濱更要在城市設計中創新性地體現和發揚歐洲建築風格,尤其在新區的建設上。

  一位資深學者建議,松北新區作為城市的發展區,不應拘泥於傳統風格,可以考慮在街區的建設中融入更多的歐洲建築元素。比如:對照具體的歐洲國家和城市的建築特色,每個街區的建築都確立一個主題風格,可以命名為『荷蘭花園』『挪威大道』『比利時小鎮』等等,在一個或多個特色區域內,盡量把同一緯度的歐洲國家和城市的建築風格都涵蓋其中,這樣哈爾濱既不失為『萬國建築博覽館』的雅號,同時也發展了這一雅號的內涵。

  在太陽島風景名勝區內,要逐步拆除過於現代的部分建築,維修和整飾傳統建築,以建設俄羅斯小鎮為契機,圍繞太陽島的生態旅游資源展示建築文化。沿太陽島周邊的建築應以體現鄉土主義的風格、浪漫主義的風格為主,建設小體量的建築,使之既體現田園風光,又能與未來的城市新區取得協調。

  目前,在哈爾濱城市建築風格規劃中,政府部門和建築專家也把對歐洲建築風格的保護和發展列為了重點工程。南崗區設立了6處歷史建築保護街區,道裡區設置了新折衷主義建築風格控制區,道外區將運用中華巴洛克風格、新折衷主義風格的造型語言,來進行環境改造和延續文脈等。哈爾濱近些年進行的城市建築改造工程,正是遵循了建築風格控制規劃的要求,對城市歷史風貌進行恢復與塑造。比如:果戈裡大街改造、文昌橋建築立面改造、公路大橋處建築立面改造、九站廣場節點的立面改造、中央大街與友誼路交叉處的立面改造及中央大街人行地下通道等,這些工程實踐為我們今後的城市建設工作提供了些許借鑒。

  劉金吉認為,多元化歐洲建築風格是哈爾濱城市特色所在,但在保護和發揚歐式建築風格的同時,還要考慮建築的功能、性質問題,更要注重與城市的協調發展,此外解決與環境的關系、處理與城市既有肌理的矛盾等問題都要引起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