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6日電 時下,紅星農場已開始調整種植結構、儲備農用物資,而且信息服務、科技入戶和訂單生產一起抓,早早開始了備春耕生產。
該農場今年計劃播種糧豆33.5萬畝,針對當前大豆價高,一些種植戶願意種大豆、不願調整結構的實際情況,農場從長遠效益和增收入手,圍繞畜牧生產、有機食品、經濟作物調結構,解決了『種什麼』的問題。落實了除種植13.1萬畝大豆外,還擴種了小麥、大麥5.2萬畝,芸豆、玉米、亞麻、油麻、甜菜、蔬菜等高效作物10餘萬畝,為發展畜牧業擴種青貯玉米1.3萬畝。
針對南方雨雪凍災造成的交通受阻和國內有機肥、二銨緊張的情況,農場采取緊急措施,就近與呼蘭有機肥廠及東北各大生產廠家聯系,抓緊時間采購和儲備。截止2月17日,已儲備和下擺二銨、尿素、硫酸鉀、有機肥、復合肥4500噸,佔全年所需化肥總量的83%,而且2500噸麥豆良種全部精選完畢,1.6噸小麥種衣劑和2.6噸大豆種衣劑已全部到位。
備耕以來,農場通過開展科技入戶和科技培訓活動,以科技示范帶和科技園區為主,實施『良種工程』和新技術推廣應用,來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目前農場已推廣和落實大豆大壟密栽培技術8萬畝、各種原壟卡播技術2.8萬畝、保護性耕作面積10萬畝,以及測土施肥面積、有機蔬菜園區機械移栽技術、自動化土壤測?技術等21萬畝。
為了把農產品與市場對接起來,解決『賣難』矛盾,農場與省內外大小龍頭企業簽訂基地生產合同,並為農村經紀人牽線搭橋,使訂單備耕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目前,農場共落實大麻、亞麻、芸豆、玉米、蔬菜等訂單15萬畝,佔全年種植面積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