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6日訊 ( 李華虹 張遠航 記者 杜筱 ) 去年入冬至今,六個月以內嬰兒患有呼吸道合胞性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以『暴喘』為主要癥狀的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數量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加,僅哈醫大二院兒內科住院處就接治了近400餘例這樣的患兒。專家稱,該病發病急、進展快,如不及時就診或者處理不當就會危及孩子的生命。
在哈醫大二院兒內科病房,走廊和靜點室內都是靜點和等待靜點的小患者。記者見到了纔出生兩個多月的亮亮,孩子紮著『頭皮針』,旁邊是心急如焚的父母。據亮亮的媽媽介紹,一周前孩子突然出現了咳嗽,後來變成暴喘,連奶都不吃了,家人感覺不好,到附近的診所打了幾天的點滴,癥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
據該院兒內科副主任任立紅介紹,這種以『暴喘』為典型癥狀的毛細支氣管炎是以呼吸道合胞性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般在入冬至開春時為發病高峰,今年患病率很高,患兒絕大多數是出生在6個月以內的嬰兒。該病的急性期約一周,但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心衰、中毒性腦病,甚至危及生命。
任立紅特別強調,這次小兒發病的特點是嬰幼兒患者,以呼氣性呼吸困難為主,表現為咳嗽、喘憋,小兒哭鬧,不願睡覺,不願吃奶為主。發病急、進展快,不像以往以高燒為主,一般在38度左右,治療不及時就會危及生命。
任立紅提醒,家長要注意防治感冒,如果感冒盡可能與孩子隔離,如果必須與孩子在一起則應戴口罩;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溫度在20℃至22℃為宜,保持一定的濕度;應該盡量減少家庭以外的成員接觸孩子;盡量少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如果發現孩子有咳嗽、喘憋、發燒、口脣發青、面色發灰等癥狀時,要在早期給予及時的治療,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