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8日訊 『無縫銜接』、『無障礙交通』、『村娃班車』、『的士碼頭』……27日,在哈爾濱市交通工作會議上,一個個新鮮的交通詞匯讓人耳目一新。記者了解到,圍繞這些新鮮詞匯,哈市今年的交通工作也將走上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節能減排的綠色發展之路。
新建10個鄉鎮客運站
今年哈市在推進農村客運『村村通』工程中,將加快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開闢延伸農村客運線路10條,新建鄉鎮客運站10個,實現城市中心區域以外地區行政村全部通客運班車,其間還將開設『村娃班車』。計劃開建農村公路1500公裡,力爭到年底使95%以上的鄉鎮和65%以上的建制村通上水泥路和油路,基本完成『十一五』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目標。
與此同時,繼續推進國省乾線公路改造。據悉,哈市未經改造的國省乾線公路尚有哈肇公路通河至依蘭段、鐵通公路尚志至五常段共計199公裡,今年要開工建設;同時要改造100座危險橋梁。
開闢臨時旅游專線
哈市還將按照『無縫銜接』和『零換乘』的理念,規劃設計哈西公路客運站與擬建的哈爾濱鐵路西客站匹配,體現綜合交通樞紐功能。並將加快市區貨運站與哈市所轄縣(市)貨運場站的微機聯網,逐步形成以哈爾濱市區為中心向縣(市)及外地市輻射的貨運服務網絡。
此外以國道主乾線為依托,開通遠距離城際客運班線。適時發展哈爾濱至鏡泊湖、五大連池、亞布力、玉泉、長壽山等臨時旅游專線,推行國省乾線客運線路公司化經營。
新闢和調整10條公交線路
記者了解到,哈市今年將繼續推進公交線網優化,新闢和調整公交線路10條,完成道路客運線路公交化改造1條,解決9個新建小區、25個郊區村屯居民公交出行問題。還將建設公交首末站4處、停車庫房5處,建設立面景觀式站杆180處,新增、更新公交車120臺。延長20條公交線路首末車服務時間。
今年還要繼續抓好公交IC卡向出租汽車、小額消費領域拓展。以更新出租汽車計價器為契機,按照出租汽車計價系統、IC卡結算管理系統、GPS定位系統『三位一體』的架構,建立出租汽車智能管理系統。此外還將建設『的士碼頭』、推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指紋打卡』等新創意。
此外,哈市交通局將會同公安、監察部門嚴厲打擊非法營運,出租汽車將安裝電子營運證遠距離識別系統;鼓勵、引導企業發展低耗能車輛,開展公交柴油車『油改汽』調研,解決公交車『冒黑煙』問題。
新詞解釋:
『零換乘』、『無縫銜接』、『無障礙交通』指在一個交通樞紐或客運密集區,公交車、出租車、長途客車站點和線路相互配套,乘客在乘車時不用長距離找車;公路客運不同形式相互間或與鐵路等其他客運形式有效連接;交通樞紐或客運密集區環境、路狀、車況等無問題。
『村娃班車』指在城郊公交線路中,延拓出專為農村學生上學、放學乘坐的車輛。
『的士碼頭』指闢建專門的出租車停靠站場和站點,方便出租車停行、乘客乘坐。
『指紋打卡』指機動車司機在准備取得相應培訓資格時,必須經過培訓認可,目的是杜絕交錢不培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