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2月28日電 1月24日,寶清縣青原信用社人頭攢動,農民們手拿綠色的『一證通』小本前來領取支農貸款。正在辦理貸款的農民趙學立躊躇滿志地說:『我去年貸了5萬元,淨掙6萬。今年,我准備再貸5萬元,買兩臺濰坊四輪車,擴大經營規模。』
曾幾何時,貸款難、款難貸一直是困擾農民增收的一大瓶頸。現如今,寶清縣農村信用社推行的『一證通』業務破解了這一難題,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敲門磚。近年來,寶清縣農村信用社不斷加大支農力度,自2006年開始推行農民貸款『一證通』業務以來,共為近4萬戶農民發放貸款5.8億元。受益農戶們說:『有了隨用隨貸的「一證通」,我們就有了致富的本錢。』
『一證通』 ,就是通過5戶以上農戶聯保的形式對農民貸款實行最高限額授信,一次發證,3年循環周轉使用。
過去,農民急需用錢買生產資料或包地時,都是抵押貸款或從民間抬錢,手續繁鎖,利率高,而且不及時,常常是拿到貸款時,也錯過了最佳農時。現在,憑借《農戶貸款證》,農戶3年內可以隨時隨地到信用社營業廳領取貸款,最高貸款額為5萬元。而且,貸款期在授信額度內農民用多少貸多少,減少了利息支出,減輕了負擔,再沒有過去貸款固定、『春貸秋還』、一年一辦的煩瑣。
慶東村農民初金良是水稻大戶,去年他靠貸款買進大型農機具,收入16萬元。今年他又貸了5萬,他深有感觸地說,借貸5萬?在以前想都別想,誰敢借給你啊!以前抵押貸款只是評估費就好幾百元,而且五六天也貸不到錢。『一證通』好啊,不用花一分錢就能拿到貸款。寶清縣『一證通』業務覆蓋了10個鄉鎮和八五二、八五三、五九七三個國營農場。為了節省農民費用,農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員不辭勞頓之苦驅車數十裡深入到村屯現場為農民辦理授信聯保的相關手續。
信用社乾部說,我們到村裡辦手續,農民不但省了交通費用,不耽誤乾活兒,而且中午也能回家吃口熱乎飯。
衛東村支部書記李連義算了一筆賬:『如果我們村的農民都到信用社辦手續,得多花9000塊錢!』
信用社一切從農民利益著想、服務到家門口的工作作風受到了農民的廣泛贊譽,也贏得了農民的信賴和支持。農民們都說:一握信合手,大步向前走,用錢就找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