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股票基金熱降溫 哈爾濱市定期儲蓄月增19億
2008-02-28 11:06:27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春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8日訊 再過一天,2008年的日歷就翻到三月了。新的一年已經過去近兩個月了,冰城百姓投資理財又有哪些新變化?又遇到了哪些困惑?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專門采訪,並請相關專家為百姓投資理財指點一二。

  一月新增19個億

  定期儲蓄重獲青睞

  昨天,市民劉女士來到銀行,把最近兩個月手頭攢的1萬元錢存成了定期,她說,現在存活期太不劃算,拿來投資風險又太大,算來算去還是存定期劃算些。

  眼下,和劉女士有相似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數。記者采訪了解到,去年多次加息後,一年期定期儲蓄利率由2.25%上調到4.14%,而活期儲蓄利率卻不昇反降。為增加收益,一些精明的百姓紛紛把活期存款倒騰出來,轉存成定期。同時,受加息預期影響,一年以下的短期定期儲蓄,尤其受到青睞。來自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一月,全市金融機構活期儲蓄減少了11.6億元,定期儲蓄則新增了19.4億元。其中,僅中行省分行營業部一家網點,活期儲蓄就減少了5000多萬元。

  專家點評:招商銀行理財師張曉偉表示,去年,受股市、基金持續火爆影響,哈爾濱市居民儲蓄曾一度出現史無前例的『大搬家』。今年,儲蓄搬家止步,定期儲蓄重獲青睞,體現出新年裡百姓理財更加精打細算,多了幾分理性,少了幾分盲目。

  一上午賣光5個億

  短期理財成百姓新寵

  除了定期儲蓄,變現靈活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也成了新年裡百姓的投資新寵。

  年初以來,在加息預期下,針對百姓A投資理財趨短避長的心理,哈市各大銀行爭相推出半年、三個月、甚至1個月期的短期理財產品,不但預期收益通常高出儲蓄一大截,有的產品還可以隨時購買隨時贖回,流動性可與活期儲蓄相媲美,吸引了眾多市民的視線。

  來自招商銀行哈分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額足足是去年同期的5倍!而中行省分行的一款70天期理財產品上市首日,不到一上午時間5個億的銷售額度就被一搶而空,著實火了一把。

  專家點評:專家表示,銀行理財產品雖收益可觀,同其他理財產品一樣,也有一定的風險性,並非包賺不賠。據報載,深圳某銀行去年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當初宣稱預期最高年收益20%,結果一年下來收益竟然為零。銀行對此的解釋是,出現零收益屬正常現象,合同上已對風險進行了提示。因此,市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也一定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力謹慎選擇。

  新開戶股民減少

  股票基金熱降溫了

  在一家證券公司工作的小姜,近來感覺清閑了不少,櫃臺前等待開戶的長龍不見了,也不再為解答新股民的諮詢而整天口乾舌燥。

  『東邊日出西邊雨』,隨著去年11月以來股市的持續震蕩調整,冰城新老股民、基民的投資收益都大幅縮水,更有不少投資者不幸遭遇『套牢』。股市的波動給大家上了深刻的一課,也讓去年的全民投資熱降了溫。新年裡,新股民排隊開戶的場面不見了,春節後,幾只新基金陸續上市,賣得也平平淡淡。

  據興業證券哈爾濱營業部一位負責人介紹,去年全年,他們新增開戶股民1.6萬戶,月均過千戶,而今年1月的新開戶數只有260戶,開戶熱明顯降溫,較去年12月下降了約兩成。

  專家點評:哈商大金融學院副院長姚鳳閣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廣大股民一定要注意控制投資倉位,最好不要超過半倉,同時,應密切關注政策面,根據政策變化適時調整投資策略。而對於基金投資,適宜配置一些穩健型的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仍要謹慎投資。另外,他認為,投資者一定要保持一定的穩妥投資比例,低風險、收益適中的國債仍是理想的選擇。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