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口岸出口貨運車輛數量同比增長6.24倍
2008-03-04 20:14:3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周海嬰 雷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4日訊 ( 周海嬰 記者 雷蕾 ) 據哈爾濱海關統計,2007年黑龍江口岸出口汽車和汽車底盤6861輛,比上一年增長6.24倍,實現出口總值24438萬美元,增長9.5倍。汽車出口總值佔黑龍江口岸全年出口總值的4.2%。

  汽車出口主要集中在黑河、綏芬河、東寧口岸。黑龍江出口的汽車以載重汽車為主,其中載重貨車為5586輛,出口總值20077萬美元,此外,掛車及半掛車、牽引車、特種車等車型都有較大數量出口。

  俄羅斯經濟的持續增長,對大型項目和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建設,急需載重汽車及工程機械,這是黑龍江口岸汽車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另一個增長因素是俄羅斯國內汽車生產的能力及技術水平滿足不了需求,歐美產的同類型的車輛價格又很高,而中國汽車工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尤其是經過多年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技術基本成熟,國產汽車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國內汽車生產企業充分利用相對較低的勞動力和零部件成本優勢,加大力度開拓俄羅斯市場。還有一個條件很關鍵,那就是中國產汽車質優價廉,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特別是俄羅斯有著較強的吸引力。此外,俄羅斯政府宣布自2008年1月1日起將原實行的歐Ⅱ排放標准提高到歐Ⅲ標准,國內汽車生產廠家紛紛搶在新標准實施前將已簽訂的合同履行,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黑龍江口岸出口的激增。

  雖然車輛出口量相對有很大增長,但絕對量並不是很大。中國汽車存在的通過認證難、質量不過硬、售後服務弱等問題,也成為了阻礙中國汽車進一步立足俄羅斯市場的重要因素。由於我國汽車產品進入俄羅斯市場勢頭十分迅猛,物美價廉的優勢對俄羅斯本國汽車市場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同時,中國汽車出口俄羅斯還存在一定互相壓價的現象,不但損害了彼此的利益,還容易引起俄方對中國汽車進行反傾銷調查。

  海關專業人士建議,國內汽車生產企業應樹立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加大對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的投入,完善售後服務體系。我國政府應進一步采取措施,對在俄羅斯辦廠的中方汽車企業給予政策傾斜,積極鼓勵有實力的汽車企業在俄羅斯建廠生產,實現本地化將有利於更好地開發俄羅斯市場。俄羅斯汽車排放標准已由過去的歐Ⅱ排放標准提高到歐Ⅲ標准。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