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 2月27日,黑龍江日報民生民聲工作室接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讀者電話,稱去年秋冬之交,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實驗林場內發生一起盜伐林木案件,被盜伐的林木面積近12公頃,被盜伐林木有許多珍稀樹種。當地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但目前偵破工作沒有取得明顯進展。
為核實情況,記者次日與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實驗林場場長潘建平取得聯系。他證實了上述說法。據他介紹,去年10月至11月間,該林場有面積近12公頃的林木被盜伐。作案是利用了偽造的林權證。此案已由尚志市公安局立案。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另兩名嫌疑人在逃。此案正在偵破中。
潘場長透露,此案作案時間跨度逾月,作案之初林場已有發現,但是『整個過程很復雜』。他表示此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應由公安機關統一對外公布案情,他不便多說。他還表示,如果林場內部有人參與作案,亦將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或接受黨紀、政紀處分。
他的個人意見是:『媒體過早介入此案不太合適』,也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影響』。
記者對此案又與尚志市公安局刑警隊取得聯系。刑警隊徐教導員說,此案於去年12月份立案。目前幾個主要犯罪嫌疑人在逃,刑警隊正為抓捕他們『犯愁』,說如果報道了會不會抓起來更難。他也說,有媒體記者關注,他們會加大抓捕力度,力爭盡快結案。
他還介紹,此案的盜采范圍為『界邊采伐』。被采伐的林木有林場的,有個人的,還有鄰近村屯的。由於其中有些采伐有正常手續,有些則沒有,因此目前亦不能認定一概是『盜伐』。
談到給國家財產造成損失的具體數字,徐教導員說,刑警隊已委托東北林業大學測算,並出具結論。不過目前偵查沒有終結,他不便透露被盜伐林木財產的具體數字。
2月29日,記者來到案件發生地的林場。一位正在值班的林場工作人員說,他知道有關此案的一些情況,但表示不願過多談及此事。他坦率稱,面對記者,他相信所有林場職工目前都不會說什麼的。
在同林場工作人員談話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這樣一些信息: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實驗林場內有國家重點公益林和省一般公益林。現有1個林木檢查站和6個管護站。此案被盜林木外運時,沒有經過林場的林木檢查站。該林木檢查站把守的道路,並非林場通往外界的惟一道路。此前林場曾經申請,在林場通往外界的其他路口旁設立林木檢查站,但未獲批准。記者在林場場區采訪的3個多小時中,發現先後共有5臺滿載新伐林木的重型卡車沿林場場區公路駛出林場。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加強林場林木的防盜伐、防濫伐工作,應是迫在眉睫的事。
記者在林場公路上拍到正在出山的運材車。
帽兒山試驗林場只有這一個檢查站,據說丟失的林木都是繞開檢查,從其他公路運出山的。
鏈接
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實驗林場,總面積265平方公裡,建於1958年3月,隸屬於東北林業大學。是東北林業大學教學、科研、實習實訓基地。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正式建立帽兒山森林公園,於2007年被東北林業大學正式確定為帽兒山教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