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 『我是1979年被騙到河南的,到現在30年了。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尋找我的親生父母,但到現在還沒有找到。』5日上午,記者在哈市道外區和平小區附近一個正在裝修的浴池中見到了已經34歲的尹建波。他告訴記者,為了尋親,這些年他幾乎走遍了黑龍江境內鐵路線旁的小鎮,思親之情把他牢牢地拴在了龍江大地上。
5歲被拐騙到河南
尹建波告訴記者,1979年的一天,他被家附近的一個人騙上火車,帶到了河南。『後來福利院的阿姨告訴我,當時他們在火車站發現我時,我呆呆傻傻的,像被下了什麼藥一樣。』1980年尹建波被好心的養父母收養,養父母給他起名為尹建波。『我的養父母家住在鄭州郊區,養父母待我像親生兒子一樣,但我心裡始終有一個疙瘩,因為在我的記憶中,我叫冬生,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家後面有個小小的火車站。』尹建波說,因為離家的時候年紀太小,只記得父親的名字裡有個『柱』字,好像周圍人都叫他『柱子』。
打零工尋親12次
尹建波說,為了尋找親生父母他已經是第12次來到黑龍江省了。他說,當時收養他的福利院阿姨告訴他,他當時說的是東北普通話,而且只知道一個地名『黑龍江』。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家房後是一個鐵路小站,小站裡有一個大吊車。後來他從鐵路部門了解到,在1978年有這種航吊的小鎮火車站並不多。根據這一線索,他曾一直沿著鐵路線尋找過,從黑龍江入省鐵路一直到北部中俄邊境線,後又按著有山有平原的特征走訪,從黑龍江西南部一直找到與吉林交界處。這些年他靠打些零工賺路費,賺夠了就再繼續找。尹建波說,他身上有親生父母留下的印記,有一年冬天,他在外面玩爬犁弄濕了棉褲,媽媽就用火為他烤棉褲,結果棉褲被烤著了,在他的右腿膝蓋下留了一個大傷疤。
一次認親空歡喜
尹建波說,他在2006年時曾經向新聞媒體求助過,那時木蘭縣的一個李姓人家找到他與他相認,可後來一聊,他和那個孩子失蹤的時間不一樣,而且經省公安廳DNA鑒定,他和李家人並沒有血緣關系。就這樣,尹建波又成了一個沒有根的『孤兒』。
北方紅豆縮小尋親范圍
去年8月份,尹建波到加格達奇尋親時,在街上看到了一個賣野果的老太太,老人面前兩盆色澤鮮艷的野果勾起了他兒時的記憶,小時候他吃過這種蘭紫色的野果。經過打聽,人們告訴他,這兩種野果叫都柿和雅格達(又稱北方紅豆),在大興安嶺一帶生長。尹建波的心裡又燃起了希望。『我去加格達奇不少派出所打聽過,他們說可以幫我找,我不會放棄的。』
目前,網絡上不少網友也都熱心地給尹建波提供線索。
|
尹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