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普遍沒有『出生證』 校園周邊食品難讓家長放心
2008-03-07 16:07:1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妍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7日訊 大包裝的巧克力派拆包單個賣,論斤賣的水果糖1角錢1塊。素食回鍋肉、豆花魚……這些包裝簡單、奇名怪狀、生產日期模糊的零食成了中小學校周邊食雜店的『招牌貨』。近日,家長周女士向家長熱線反映,開學第一天,孩子就花一元錢在學校附近的食雜店裡買了兩塊沒有任何標識的棒棒糖。看著紅艷艷的顏色,粗糙的包裝,真怕孩子會吃出問題。可是孩子告訴她,許多同學都買著吃。

  5日,記者在南崗區、道裡區幾家小學附近的食雜店進行走訪時看到,各食雜店的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小食品,有裝著糖豆的小喇叭、看不清生產日期的豆腐乾,一元錢一包的麻辣味小麻花……據店主介紹,這些小食品售價多是0.1元至1元。商店的貨物是廠家送貨上門的,來店裡購買的主要是周邊學校的小學生。

  在走訪了十餘家小學校園周邊的食雜店後,記者發現銷售這些僅要幾角錢、沒有『出生證』的小食品現象十分普遍。這些廉價兒童食品大部分包裝簡單,密封不是很好。而有些食品還和玩具同時出售。

  據了解,早在2000年衛生部就發布通知,要求定型包裝食品中不得混裝任何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非食用物品。另外,專家介紹,由於兒童的機體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對外界物質的解毒能力較差,一旦食用含人工合成色素過多的食品,極有可能發生中毒。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