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8日訊 (記者 杜筱) 為挽救患有侵襲性腦垂體瘤的一位稀有血型俄羅斯重患,『三八』節當天,哈爾濱市的5名稀有血型志願者在街頭獻血車上獻出了2000多毫昇新鮮血液。
稀有血型志願者為救外國友人街頭獻血
4日,俄羅斯婦女依列娜因腦垂體瘤入住哈醫大二院,急需手術,但因其血型為罕見的Rh型陰性血,沒有匹配血型。情況緊急,沒有足夠的Rh(陰性)血,患者的生命將受到威脅。醫院決定:全城尋血,全力救治外國友人!
![]() |
譚芳向記者展示她的『RH稀有血型互助會』的證件 |
7日,哈爾濱紅十字中心血站接到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緊急用血預約單,急用1200毫昇RH(陰性)B型血,用於為一位俄羅斯侵襲性腦垂體瘤患者做手術。
![]() |
張健(左二)和其他幾位稀有血型志願者 |
![]() |
譚芳在接受血站工作人員的常規檢查 |
據哈爾濱紅十字中心血站獻血辦副主任王軍介紹,當時,血站沒有足夠量的RH(陰性)B型新鮮血液,在第一時間聯系到5名哈爾濱市『RH陰性血型流動血庫』的獻血志願者,於『三八節』當天,他們在街頭獻血車上獻出了2000多毫昇新鮮血液。這些『救命血』在經過相關處理後將送到哈醫大二院。
稀有血型獻血志願者、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讀研究生張健在獻出400毫昇後告訴記者,他從2003年上大學第一次獻血知道自己是稀有的RH(陰性)血型時到現在,已經獻血及血小板10餘次,並成為『RH陰性血型流動血庫』的獻血志願者,他認為獻血是一件光榮而有益於社會的好事。而作為今天參加獻血的5名稀有血型志願者中唯一的女性,譚芳認為自己過了一個十分有意義的『三八節』。記者了解到,這5名稀有血型志願者共4男1女,除張健是在讀研究生外,其餘分別從事鐵路、運輸、地礦勘察以及自由職業等工作。
哈市600餘獻血者組成全國最大稀有血型獻血隊伍
據哈爾濱紅十字中心血站獻血辦副主任王軍介紹,為保證稀有血型者在需要時能夠得到及時的供血,近年,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血站血型研究室開展了稀有血型篩查工作。經過對數以萬計的獻血人群進行RH陰性血型篩選,選出1350名RH陰性稀有血型者。目前,600多名稀有血型者已組成了無償獻血『RH陰性血型流動血庫』。
2004年至2007年,哈爾濱市稀有血型獻血者獻血總量約達50萬毫昇,搶救臨床急診病人444人次。『RH陰性血型流動血庫』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稀有血型自願無償獻血隊伍,他們的血液不僅保障了哈爾濱市稀有血型者用血,還曾支援廣州、海南等地的臨床稀有血型急需用血。
另外,因為RH陰性血型在漢族人中雖僅為3?至5?,但在白種人中則多達15%。2008年奧運會期間,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運動員和觀眾將來到中國。為應對一旦發生的特殊血液需要,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已將篩選出的每名RH陰性血型者的資料匯編成《RH陰性者檔案》,以備急需時查找獻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