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被放進保溫箱
|
東北網3月10日訊從3月8日開始,一位普通的吉林農村婦女的生命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多方籌集救命藥品連線長春獻計獻策
血研所所長20小時未合眼
8日晚到9日晨,哈爾濱市血研所所長馬軍一夜未合眼——他的神經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100多個電話打出去接進來,手機電池沒電了,換塊電池接著打;嗓子說啞了,喝口水接著說。而這一切,只為了搶救一名素不相識的長春產婦。
17時40分,馬軍接到黑龍江交通廣播的求助電話:急需『人血纖維蛋白原』,而這時,血研所裡只有4支,馬軍全部拿了出來。隨後,馬軍又召集所裡的醫護人員聯系所有患者,希望手裡還有存藥的患者能先把藥拿出來救人。幾個有藥的患者紛紛拿出自己的救命藥。
長春產婦尹文嬌患的是『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病』,能治這種病的唯一藥物是『人血纖維蛋白原』。這種藥以前在各大醫院都有,而且很常見。但近半年,由於血液制品的緊俏,許多藥品生產廠家都不再生產這種藥了。在哈爾濱市,也僅有幾家大醫院有這種搶救藥,哈爾濱市血液病研究所每3個月纔有12支。在馬軍和他的患者的共同努力下,10支『人血纖維蛋白原』送到了長春。
在聯系藥、等藥的過程中,馬軍從晚上6點到9日凌晨,十幾次與尹文嬌所在的婦產醫院主任醫生通電話,了解病情,將自己多年參與治療該病的經驗介紹給對方,並告知在用『人血纖維蛋白原』時注意的事項。馬軍還聯系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長李家增教授。李家增教授建議醫生立即大劑量輸入『人血纖維蛋白原』,並使用抗纖溶藥物,如果抓緊時間,應該能搶救成功。馬軍又聯系長春方面,轉達李家增教授的建議。
9日凌晨1時,馬軍無論如何也聯系不到長春方面的醫生,他在辦公室裡不停地踱著腳步,心情十分焦急:產婦究竟怎麼樣了?大出血是否止住了?生命脫離危險了嗎?搶救藥還夠嗎?諸多疑問困擾著馬軍,讓他坐立不安。直到凌晨3時,馬軍得到消息:醫生要再一次為產婦做手術,需要剖腹探查。凌晨5時50分,產婦血止住了;6時15分,產婦意識清醒了;7時許,產婦看了看孩子和丈夫,隨後心髒開始出現問題,緊接著,肝髒又出現問題……馬軍幾乎是一個小時打一次電話,隨時關注產婦的情況,當他得知產婦情況又出現危險時,他又開始聯系各大醫院專家,商量是否能采取網上視頻會診的方式,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搶救產婦。
直到9日11時,馬軍已經連續工作近20小時,可他絲毫沒有倦意,他還在為搶救長春產婦尹文嬌而忙碌著,他說,是醫生的責任感在支橕著他。
三家醫院力籌11支救命藥
長春產婦尹文嬌的病情牽動著冰城人民的心,醫院、藥品生產企業、醫學研究機構紛紛行動起來,傾城尋找救命藥。
18時許,哈醫大一院總值班的電話響了,稱一名長春產婦產後大出血,急需凝血藥『人血纖維蛋白原』。總值班接完電話感到事態緊急,立即聯系醫院藥房,藥房主任馬上向上級領導請示。哈醫大一院黨委副書記曹繼晨告訴記者,由於『人血纖維蛋白原』是一種特殊的搶救用藥,每個醫院的數量都十分少,輕易不敢動用,因此,醫院每用一支藥,都需要主管領導批示。『當我接到藥房主任的電話後,當即批示,盡最大可能幫助長春產婦。』曹繼晨說,當時藥房只有6支藥,為保證醫院搶救急重癥患者,決定拿出4支支援長春。
18時30分,交廣的求助電話直接打到了哈醫大三院黨委副書記王錫山的手機上。當時,王錫山和副院長龐達正在為第二天的博士生考試命題。接到電話後,兩人馬上放下手頭工作,聯系藥房主任,結果得知醫院的藥房已經沒藥了。情況十萬火急,王錫山指示藥房主任立即和血液制品供應商聯系,急調救命藥。而這時,供應商那邊也只剩下最後3支藥了,供應商火速將3支藥送到哈醫大三院,當藥送到時,交廣的取藥車也趕到了。
獲悉長春產婦急需『人血纖維蛋白原』的消息後,哈醫大二院黨委書記李劍鋒指示藥學部主任馬上備藥。當時藥學部只有6支藥,醫院幾位領導經過研究決定,拿出了4支藥。李劍鋒說,醫院的幾位領導在把藥送走後,心裡想的都是一件事:希望長春產婦平安。
藥品從生產車間急送長春
作為我省唯一的血液制品生產廠家,哈爾濱世亨生物工程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救助尹文嬌的行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9日7時,當得知長春有一名生命垂危的產婦急需『人血纖維蛋白原』時,『世亨』總經理傅紹蘭一刻也沒有耽誤,立即打電話將還在睡夢中的『世亨』生產部經理和質管部經理叫醒,讓他們火速趕到工廠准備救命藥。接到指示的兩位經理急忙趕到工廠,到生產車間取藥,同時通知司機准備車去長春送藥。
『世亨』生產的血液制品是國家藥監局的儲備藥,全國只有兩三家藥廠被批准可以生產『人血纖維蛋白原』,『世亨』是其中的一家。2007年9月,『世亨』在國家藥監局工作人員的監督下,生產了一批『人血纖維蛋白原』。生產出來的產品隨後被送到國家藥檢所檢驗。前不久,檢驗合格的報告單上報到了國家藥監局,國家藥監局剛剛給『世亨』下發了藥品的生產文號,批准這批藥品可以正常銷售。據該公司營銷中心總監孫延喜介紹,藥品還沒有來得及包裝,但為了救人,這次就特事特辦了。
為了縮短送藥時間,『世亨』生產部經理和質管部經理取出12支藥後,決定帶著包裝,在驅車趕往長春的路上現場包裝。當救命藥被及時送到長春後,兩位經理長長地舒了口氣。
9日中午,傅紹蘭從交通廣播裡聽到尹文嬌轉院需要5萬元的消息後,立即捐款2萬元。
新聞鏈接
名詞解釋
人纖維蛋白原(Human Fibrinogen)是由健康人血漿分離,提純凍乾制成,能提高血中纖維蛋白原濃度,促使血液凝固而止血。
臨床用於妊娠中毒、死胎、產後大出血、胎盤早期剝離、大手術、嚴重大出血等引起的纖維蛋白原缺乏造成的凝血障礙。
救命藥為何難求
『凍乾人纖維蛋白原』的生產工藝並不復雜,生產原料也不短缺,為何卻如此緊俏?
據有關人士分析,市場緊缺的主要原因是藥廠停產或限產。因為這種藥是國家規定限價,也不像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那樣用量大,生產企業不能因此獲得很高的利潤。目前,國內有資格生產這種藥品的企業不過三四家,總產量都不高。
在政府規定了有效的最高限價後,一方面,消費因價格下降而增加,另一方面,供給因價格下降而減少,必定會出現供不應求。血制品在血漿緊缺的情況下,供不應求的情況被擴大,出現斷貨、缺貨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