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道外區部分路段去年大修今年就翻漿
2008-03-10 09:04:1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於鴻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0日訊 去年,哈爾濱市花大力氣對翻漿嚴重的北環路道外段進行了大手術,9日,記者驅車行經該路段,塌陷痼疾又上演,與之相鄰的道外街路,翻漿塌陷現象更是層出不窮。

  從道裡出發,過了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進入道外路段的北環路,第一次顛簸出現在大新街與溝沿街交匯的大新街快道上,這裡的塌陷面積約三四平方米,雖打著『補丁』,但凹槽依然明顯。走到大新街與景陽街街口,車輛再次出現顛簸,路中央處開裂而塌陷。同樣的坑窪還出現在道外道裡方向車道的哈爾濱市第八中學門前。最嚴重的塌陷出現在北新街與北十四道街交匯的路中央,雖然經過了修補,但10餘平方米的塌陷讓記者的車像坐船一樣,忽忽悠悠。最嚴重的馬葫蘆塌陷出現在北新街105號附近的路面上,整個馬葫蘆已經陷入地面約七八厘米,耳邊不時傳來緊急剎車的刺耳聲。

  景陽街鄰近大新街的路段,道路一側的馬葫蘆無一幸免地出現了塌陷,景陽街與昇平街交口處,有兩個並排的馬葫蘆,塌陷深度目測已經超過10厘米,從此處往靖宇街方向走出約50米,10多個馬葫蘆均低於路面七八厘米,車輛路過此處,或繞,或軋,導致交通秩序較亂。從景陽街拐進昇平街,在這條街120號門前的路中央,出現了一處翻漿,前行約10米,又一處翻漿,薄薄的瀝青下已經露出黃土,疾駛而過,黃土飛揚。在景陽街到北頭道街之間的昇平街路段將近百米,竟出現四處面積兩三平方米的翻漿路面。北十七、北十八道街的路面大坑也多於馬葫蘆周邊翻漿有關。

  北十八道街上的翻漿路面,最大的一片足有四五十平方米,最深的地方已經低於路面10多厘米,用『步道板』臨時填平的路面也有三四處,其餘的翻漿路面,臨時墊上的石頭磚塊,反倒成了車輛劇烈顛簸的罪魁禍首。北十八道街到北二十道街之間的南新街路段,翻漿的路面遠比沒翻漿的路面還多,最大的一片翻漿路足有近百平方米,且這樣的翻漿路面有三大片。

  從北環路拐入北十八道街,經南新街到北二十道街,不足一公裡的路段,記者驅車走了近20分鍾,主要原因就是路面的翻漿處已連成片,還有露出路基的大坑。記者在這段路上,發現有60、69、70、76、84、19、92、84、109、205等十餘條公交線路行經此路段,乘客的感受可想而知。一個剛從205路車下來的韓老太告訴記者,每次走到這段路,盡管車速很慢,也顛得人前仰後合,只能死死抓住靠背上的把手,硬挺著。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