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逐步實施捨飼圈養 專家:絨山羊要控制在現有數量
2008-03-11 11:00:5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夏德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1日訊 《50萬只絨山羊啃噬三江草地》報道後,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崔國文和謝曉來一致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要想在黑龍江省內完全禁止絨山羊飼養不可能一蹴而就,應有一個過渡期。同時,政府職能部門要改變對絨山羊的養殖態度,將絨山羊控制在現有數量上,絕不能再發展。同時逐步實施捨飼圈養,禁止放牧。

  增收不能以犧牲草原為代價

  『草原和濕地一樣,屬於破壞了就不可再生的資源,所以說,盡管在草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也不能抱著家大業大、浪費點沒啥的思想。當地政府應該在養殖絨山羊的態度上有一個轉變。』11日,東北農業大學草業科學系教授崔國文說。

  記者在農墾建三江分局采訪中了解到,當地之所以在2004年提出大力發展絨山羊產業,就是因為經過論證,『當地草資源相對豐富,不利用就浪費了。按照現有絨山羊的數量,資源也利用了,生態也沒破壞,農民還能增收。』

  事實上,我省許多縣市在發展絨山羊養殖上也是這個態度。

  養殖戶也可養牛和豬

  6日,記者在建三江分局采訪時,畜牧水產局局長孫本海對記者說,當初他們的確提出發展絨山羊養殖要達到幾百萬只,當時也是作為主產業來抓,但經過一兩年時間,現在也改變了以發展絨山羊為主的結構,提倡多業並舉,養殖戶也可以養牛和豬。

  謝曉來教授認為,一些縣市的政府部門應該拿出具體辦法和措施,尋找除了養殖絨山羊以外的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產業,實行多業並舉。

  控制現有數量實行全面禁牧

  崔國文教授說,我省養殖絨山羊的歷史有好多年了,許多農戶對絨山羊品種也改良了好幾代。如果實行一刀切,農民的損失會加大。這裡應該有一個緩衝的過渡性時期,以減少農民損失。『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控制我省絨山羊的現有養殖量,不再引入和增加。』

  一個事實是,即使政府部門不提倡養殖絨山羊,控制數量,實行多業並舉,但只要有絨山羊存在,就會威脅草原,所以只有全面禁牧纔能保證草原的安全。

  省畜牧局草原處處長張毅力說,省政府已經對絨山羊的養殖有了一個全面規劃,即改變粗放管理,實行捨飼圈養,政府補貼。

  針對有的農民對捨飼圈養費時費力不理解,即使有了捨圈,還偷著到草地上放牧的情況,張毅力說,『一定要做好農民的工作,同時加強管理。』

  讀者張先生發來短信說,應該組織科研人員盡快研發出可以取代羊絨,兼具保暖、輕柔、環保等特征的新材料,以供人們選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