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3月12日專電 在日常消費活動中,由於證據不足、維權成本遠遠高於所獲賠償金額等原因,不少消費者放棄維權。為此,黑龍江省博名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賽鴻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交易時盡量看清商品標志及說明等,盡量搜集、索要一些有利於自身的憑據,這樣纔能降低維權成本,爭取勝算的幾率。
王賽鴻說,現實生活中,消費者維權常面臨兩大困惑:一是證據不足;二是維權成本與企業支付賠償金額相比通常會大許多。要想降低維權成本,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十分必要。這就要求消費者在交易時盡量看清商品標志及說明等,盡量搜集、索要一些有利於消費者自身的證據。
王賽鴻建議,消費者選擇商品的時候仔細查看出廠日期、使用說明等;購物時索要發票、保修憑證及其他有效憑證,仔細查看憑證上記載的內容與自己所購買的商品或服務狀況是否一致。有了這些習慣,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糾紛的產生,即便產生了糾紛,也不會被一些基本的侵權事實取證問題困擾,可以理直氣壯地去說理,糾正商家的錯誤,保護自身的權益。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