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3日訊 哈爾濱人跨省救助長春危重產婦尹文嬌的故事,在黑吉兩省人民中匯聚成愛的熱潮,使人們在這個春天裡感受到中華美德和文明風尚的激蕩。人們在思索,是什麼力量感動了我們,這樣的感動將帶來什麼?就此,本報評論員與黑龍江交通廣播、長春都市動聽音樂廣播主持人和編務人員進行了交流。
愛潮源自對生命的敬惜
【本報評論員於天夫】一個普通農婦的生命安危,為什麼會牽動數以千萬計龍江人的關注,進而匯成一股愛的熱潮,並跨越省界,激發和帶動兩省人民的共同救助行為?
【黑龍江交通廣播編務主任范光來】我是參與第一次送藥的媒體人。從衝進直播間布置直播,到取藥、送藥,當時唯一的本能反應就是『救人要緊』。
【黑龍江交通廣播主持人趙宇】直播中最令我動容的,是聽眾那句『小嬌,你要堅強,暖暖不能沒有媽媽』。
【於天夫】二位的感受讓我們悟出了愛心背後的動力———人們對一個普通生命的關注和尊重。不管她是農婦還是貴婦,也不管她是本地人還是外地人,只因為她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初生嬰兒的母親。
【范光來】尊重生命,是最生動的以人為本,也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一個漠視生命的社會,不會是文明社會;一個對生命高度敬惜的城市,必將是一座和諧之城。
真愛本來就在你我心間
【黑龍江交通廣播主持人大雄】『今天的流淚讓我相信,人間真的有真情。』在整個直播過程中,這樣的短信不僅讓我感動,更讓我欣慰。
【於天夫】『德不孤,必有鄰』。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存有向善的潛質、付出愛的渴望和扶危濟困的道德能量,只是受塵世的遮蔽,需要一種實現方式去釋放。此次事件以偶然的形式,通過現代媒體搭建的平臺,讓人們充分展示和付出愛心。可以說,這是人們心扉的一次集體敞開、真愛的一次集體釋放。而需要敞開心扉釋放的,除了愛心,還有真實的觀點、待人的真誠、相互的信任……這是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的基礎。
一次對世風的集體『救贖』
【大雄】事件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挽救一個產婦的生命,還在於拯救著人們的愛心、昇華著人們的心靈。
【於天夫】從這個意義上講,事件是對世風的一次集體『救贖』。現實生活中,競爭的殘酷使人們相互猜忌、提防,對物欲的過度追求使人更自我、更冷漠,所以有人慨嘆人心不古,慨嘆世態炎涼。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文明社會不應該是這樣。此次事件的深遠意義在於,它用大多數人的集體行動,讓人們思考並還原了人際關系的本相。
【趙宇】真愛的力量就是如此巨大。它讓施愛者堅定信念,讓冷漠者心靈變暖,讓走上歧路者修正方向。正如一個勞教犯人的短信所說:『這是我上的最好的教育課,它教會我如何做人。』
【於天夫】感動過後,街市依舊喧鬧、人們依舊匆忙,但經過愛的洗禮與精神的昇華,人們的腳步會更加從容。
讓愛在我們手中傳遞放大
【長春都市動聽音樂廣播主持人曾岩】我們為了一個陌生的產婦跨省求助,是出於媒體的良知。黑龍江、哈爾濱同行的迅速響應,則讓我們感到良知並不孤獨。謝謝你們!
【於天夫】這正是媒體的責任。我們常說,主流媒體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跨省大救助』報道正是很好的實現方式。當然,這樣的報道一次兩次遠遠不夠,我們應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搭建一個又一個讓人們集體敞開心扉、提昇精神的平臺,在『曬工資』、『曬女友』的熱鬧聲中,再多些『曬愛心』、『曬真誠』,以媒體的良知引導我們的社會進一步走向文明。
【曾岩范光來趙宇大雄】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