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3日訊 近日,五常市以標准化建設為突破口,有序推進備春耕生產。去年,五常市糧食總產實現40.2億斤,成為哈爾濱市第一個糧食年產量超過20億公斤的縣市。針對今年春耕生產土地?情較差,農資價格上漲,糧食銷售滯緩等特殊形勢,各項備春耕工作搶前早備,爭取主動。
五常市有170萬畝水田,在水稻生產上實行標准化的技術模式,制定了《水稻標准化生產技術規程》和《綠色有機水稻栽培模式圖》,並在備耕前下發給農戶。春節過後,在各鄉鎮全面開展了科技培訓活動。到目前,全市已培訓農民15萬人次。還制定了水田、旱田生產應急對策。旱田選取抗旱、耐旱優良作物品種,有條件的地塊全部推行催芽,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水田生產實行『三早一搶一保』,通過早扣棚,早育苗、早播種、搶上頭茬水,保證標准。
目前,全市備春耕生產所需物資全部准備到位。已投放農貸資金6.5億元,水田育苗備土完成85%,建設標准化大棚1000棟,旱田秋整地達到25%,達到待播狀態55萬畝。
五常市抽調24名副處級以上領導,260名市直乾部和520名鄉鎮乾部深入到全市村屯包扶幫建,達到每鄉一名副處級領導,每村一名市直乾部、一名農技人員和兩名鄉鎮乾部,協助鄉鎮化解土地糾紛,解決好貧困戶生產難題,保證貧困戶種上地,動員社會人士幫助農民銷售糧食,加快餘糧變現,並把春耕生產納入目標考核。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