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感動奧運孟慶餘——訪《破冰》男主角任程偉
2008-03-16 16:37:45 來源:東北網  作者:耿聞 周傳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背景介紹:經中宣部批准、國家廣電總局部署,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宣傳重點項目,反映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短道速滑教練孟慶餘事跡的電影《破冰》今年春節前後,分別在七臺河市、哈爾濱市完成了前期拍攝,進入了制作階段。《破冰》將在奧運會前在全國公映。

  礦工出身的孟慶餘在新建礦井下當了五年采煤工人,在此期間他把對速滑的愛好昇華為所鍾愛的事業,並開始發現培養後來為中國摘得首枚冬奧金牌的世界速滑女皇楊揚。1974年,孟慶餘調入七臺河市體委任教練。孟慶餘洞察世界短道速滑的趨勢,建議在大跑道速滑訓練的基礎上成立女子短道速滑隊,正是這一遠見卓識為促成了日後七臺河成為世界冠軍城和世界短道速滑格局的改變。在任教練、體工隊長的22年間,孟慶餘發明世界獨一無二的訓練器具、創新了訓練方法,吃盡了訓練和生活的千般苦,培養出了張傑、楊揚、王濛、王偉和孫琳琳五位短道速滑世界冠軍。孟慶餘帶出的一百多名優秀速滑運動員,被選拔到國家隊、各省市隊,他的弟子馬慶忠、董延海等也培養出了世界冠軍和一大批短道速滑優秀運動員。20多年來,由孟慶餘親自帶出的隊員共獲得各級別金牌300多枚,10餘次打破世界紀錄。

 

成熟帥氣的任程偉 耿聞/攝

 東北網3月16日訊 題:感動奧運孟慶餘——訪2008北京奧運獻禮影片《破冰》男主角任程偉

  從數九寒冬到新春正月初五,《破冰》劇組在黑龍江省七臺河市拍攝近一個月,記者跟蹤劇組采訪,從新建礦俱樂部開拍到老五井、籃球場、新興選煤廠附近的天然冰場,徐耿導演帶領演職人員、操縱各種攝制設備,經受了冰天雪地的考驗。

  一天,在拍攝『野外冰場』的場景中,室外寒冷的天氣讓攝象機都穿上了棉襖,北風打在臉上象刀割一樣。東北數九的天氣裡,為了拍攝男女主人公初見定情的一場戲,主演任程偉額頭的汗水凝結成了冰,他不時地利用拍攝間隙在小屋的火爐上烘烤著自己被汗水浸透的棉帽,很多人在室外燃燒的炭火堆旁暖和冰涼的身體任程偉在零下三十度的低溫下滑了一上午的冰後,任程偉手拿著被汗水浸透的棉帽,在火爐旁一邊烘烤,一邊接受記者的采訪。

礦工當起了群眾演員 耿聞/攝

  『孟慶餘教練不僅僅感動著中國,也必將在奧運年感動世界』

  記者:任程偉,請先談談您、您和女主角王雅捷在劇中的關系和對拍攝這部影片的感受好嗎?

  任程偉:好冷啊,哈哈!小時候我就隨母親的工作調動離開了東北,這部戲也是和王雅捷第一次合作。我們都是上戲的,更多的不是太了解。劇中我們演的是對夫妻,我們在一起的戲本身也不多,在戲裡面也就幾場戲。現實中孟教練對她的妻子就是這樣。

  任程偉:也許孟教練的內心有,他表現出來的是其實是比較冷漠的,按照家庭的概念他不是合格的,但是從事業上來講,我覺得這個人物是非常了不起的。聽說孟慶餘事跡報告團在北京演講,聽眾無不深受感動。我想通過媒體強烈建議把孟慶餘教練的事跡推薦到央視的《感動中國》欄目,我覺得他完全夠資格,他在感動中國的同時,也必將在奧運年感動世界。 『拒絕教學訓練市場化,孟教練是擎起中國體育事業大廈基礎的英雄代表』(小)

  記者:劇中您對王雅捷鈽演的妻子一角的感情的是如何拿捍和把握的?對於接拍類似奧運題材的電影有什麼具體的感受嗎?

  任程偉:這個很難用語言去形容我們每一場戲是怎麼演的,是怎麼交流的。這個更多的成品出來後你去看。奧運題材,讓我們從劇本開始聊起吧,我覺得這個戲作為奧運題材,應該弘揚的是一種民族精神,但是我們這部戲是個『很小』的概念,是個很基礎的概念,是反映基層千千萬萬的體育教練和體育教師。他們是我們國家整個體育事業金字塔的一個基座,孟慶餘教練之所以偉大,不平凡,他的奧運精神體現之處,就在於他做的是最最基礎、最最紮實的東西,他從選材開始,楊揚也好,王濛也好。可能很多喜歡體育的人都知道楊揚、知道王濛,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最基礎的從一些小煤球中把他們扒勒來扒勒去,最後把她們扒勒出來當冠軍的幕後這些象孟慶餘式的教練們所付出的辛苦。我覺得就是這種精神,而支橕中國整個體育事業金字塔的最基座的東西,我認為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象孟慶餘教練這樣的基層團體。為了這個事業他甚至把命都丟了,現在他的很多學生都說:『我們做不到,我們只能部分去做,我們不是不想去做,我們沒有辦法去象孟老師那樣投入地去做。』

  為什麼孟慶餘這個人物在七臺河這個地方,甚至黑龍江,和整個中國體育界,提到孟慶餘大家都知道,他做什麼大事了嗎?沒有!我們很少去想那些得了冠軍和沒得到冠軍運動員們背後的教練員和體育教師,他們付出了什麼,沒有人知道。而孟慶餘是其中一個,最典型的一個,最優秀的一個。這也是我們拍攝這部戲的主要目的,讓全國觀眾去關注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在支橕著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任程偉(左二)在七煤公司新建礦老五井大巷裡體驗主人公的采煤生涯 耿聞/攝

  『將來看了《破冰》,但願大家都理解冠軍的基礎啟蒙教練們是多麼不容易』

  記者:談談你在片場和滑冰的孩子們以及劇組人員一起合作拍攝時的感愛好嗎,談談是什麼讓你接下這部戲的嗎?任程偉:本身我就非常喜歡孩子,因為他們很直接、很原始,我就喜歡和孩子在一起,不用跟他們去動腦筋,沒有任何的利害關系,他們的笑容很燦爛。交流起來恥比較容易。我家裡也是女孩,每天都打電話說些家長理短。今年春節放棄跟家人一起過年來工作,主要是這個劇本我難以割捨,這個劇本就象是我塑造的這個人物一樣,非常紮實,非常朴實。沒有大的事件,但是整個戲象個一塊塊拼出來,就是個非常非常完整、非常非常棒的東西。這個劇本真的沒有一場戲拿出來是多麼多麼的感人,但是放在一起之後,象我剛纔說的,一些小事串在一起,就是完整的戲,就是一部偉大的東西,一部可以讓你落淚的影片。包括整個裝束棉帽磨成這樣了,襯衫和囚衣,乾淨的穿一天就這樣,全都是根據原型的習慣,包括很多導演都告訴我,不是說我演的這個趙紅旗就一定是孟慶餘老師,我演的這個人是中國成千上萬的基層教練,包括體育教師這一群體,他們是值得歌頌的,一個偉大的人不是因為他拿到多少塊金牌他偉大,這些人也同樣偉大,包括培養出世界冠軍和沒有培養出任何一個人纔的但是他在努力的工作,這些人是最可敬的,他們的是最可愛的人。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觀眾,看到奧運會,看到比賽,看到運動員滑的跑的真好,沒有一個人會說他們的啟蒙教練真不容易。沒有一個人這麼說,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看到這部戲的時候,在看比賽的時候,想一想他們是通過多少個臺階纔走到這一步的,而他們的基礎就是我塑造的這個人物,他們這個群體所執著追求的。

  『礦工精神和體育精神的完美結合,造就了七臺河這座世界冠軍城』

  記者:孟慶餘教練原來就是一名礦工,在新建礦井下采煤五年整。此次您與礦工接觸有什麼感受。還有冬天在黑龍江拍攝很苦,這麼苦你覺得值得嗎?

  任程偉:拍攝中最苦的就是臉凍的不好使了,不聽使喚了,笑一下回不來了,要半天纔能回來。棉帽都能擠出水來。讓我覺得礦工真的很不容易。

  我覺得值得,我來的第一天,下午我就去上冰了,滑冰的情節雖然在這部戲裡不多,但是你也得滑,得自己上冰滑,去體會,因為你演一個教練。我去上冰的時候看到那兒幫小孩子,最小的纔六歲,我叫他『小不點兒』,全身包裹的象只小浣熊一樣,厚厚的,裹的嚴嚴實實的在冰上滑,然後教練在旁邊指導……看到這些我真的很感動。每天都要去上冰,和孩子們在一起很愉快。所以突然間我感覺我和『孟慶餘』這個人物之間有了很多能夠溝通的東西,能拉的很近的地方,就是我和這幫孩子們在一塊兒時是很愉快的,我也相信孟慶餘教練在跟孩子們在一塊兒時也一定是愉快的,他把他的所有精力和愛心全部給了這些孩子,而忽略了他家裡人。而他付出的這一切為七臺河這座煤城培養出了那麼多的短道速滑世界冠軍。我說的是那些從小煤球裡扒勒出來的,剛開始學的娃,他們滑的還不是很好呢。七臺河是國家短道速滑基地,也是煤城。因為孟慶餘本來也是喜歡滑冰,就在這個煤城工作,當年還在七臺河市新建煤礦五井上過班,我和孟教練當年的很多礦上的工友們交談過,當年孟慶餘就是因為熱愛滑冰被體委拉去組建一支速滑隊,後來就一步步地成長起來了,孟慶餘教練骨子裡就一股不怕吃苦勇於奉獻的礦工精神,就是靠著這股子勁頭兒,他在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角落裡,培養出了很多世界冠軍,並實現了中國冬奧會金牌零的突破。而且他的弟子們依然在國際賽場上披金奪銀。

 

  後記:

  劇組人員春節沒有回家,老家在黑龍江省虎林市的任程偉和所有劇組人家在七臺河市過完春節後,大年初五趕往哈爾濱拍攝。啟程回哈爾濱前,任程偉回到虎林老家只停留了三個小時。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