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3月18日訊 松嫩平原因為遭絨山羊等的侵害,沙化、鹼化、退化嚴重,目前省政府已經決定在今年全面禁牧。然而,14日,本報記者隨同哈市環保志願者張本波踏查這片草原時發現,松嫩平原有的地方絨山羊依舊在啃噬著草地。
圍禁草場羊糞隨處可見
14日,踏查的第一站是杜爾伯特草原。從駕車進入杜蒙境地,迎接記者的便是滿目的黃沙。從車窗往外看,道路兩邊的草原已經用鋼絲繩圍了起來,一片片露出的空地格外顯眼。在江灣鄉的北部,記者看到,土地已經全面沙化,根本看不到草的影子。車輪走後,留下的車印很快被沙子淹沒。『這都是養羊、養牛,還有人為禍害的。尤其是絨山羊,吃完草還啃草根,草地還有好?』
當地養殖戶告訴記者,這個鄉目前大約有1000多只絨山羊。原來更多,有幾千只。冬天吃莊稼地裡的玉米葉,夏天到草場吃草。
在江灣鄉東邊的草地,隨處可見羊糞球。一處草地雖然已經用鋼絲繩圍了起來,但幾處開敞的口子使圍圈形同虛設。『都是養絨山羊的人弄壞的,偷著放羊,實際上也沒人來管。』當地人說。
養羊大戶山上草地放牧
記者來到江灣鄉養絨山羊大戶楊老太的家中,一部分絨山羊已經被放羊人趕到山上的草地放牧了。
對於禁牧的說法,楊老太承認『前年縣裡下了通知,不讓牛羊到草地上放』。『不過禁也禁不住,也不可能24小時派人看著。』楊老太說。
楊老太說,原來這裡草地多,耕地少,一年到頭剩不了幾個錢。8年前,她開始養絨山羊。當年她兒子曾查閱了很多資料,有絨山羊破壞草地的說法,但也有文章說,絨山羊效益高,草原遭破壞不能把所有罪名都安到絨山羊的頭上。楊老太認為,這種說法也有道理。
國家級沙化治理區放牧依舊
16日,記者來到與杜爾伯特縣相距很近的齊齊哈爾泰來縣境內踏查。在進入泰來縣湯池鎮轄區內時,記者看到一位放羊的老漢趕著大約有100只絨山羊在公路邊的草地放牧,記者問老漢:『大白天在這兒放,沒人管嗎?』老漢稱:『我們這兒沒說不讓放。』
11時多,當車經過大興鎮阿拉新村時,一個放羊的老漢趕著100多只絨山羊從村北面下來,記者問他是在哪兒放羊,老漢說,後面的草地、莊稼地。對於禁牧,老漢也表示沒聽說。
記者駕車來到泰來縣大興鎮時雨村,公路邊立著一塊『國家重點投資項目——國家級沙化土地整理項目區』的牌子。記者看到遠處的草地有一群牛和絨山羊在散放,就在記者拍照時,一老漢慌張地跑了過來,他以為是畜牧局抓羊來了。記者詢問畜牧局經常來查嗎?該老漢說,不經常來。
『只要給錢,羊隨便放』
17日,記者來到齊齊哈爾市甘南縣境內。據知情人介紹,甘南縣目前絨山羊的數量有近萬只。記者在當地采訪時,還聽到了一個當地縣政府大力扶持養絨山羊典型的故事。
據當地人介紹,吉林省洮南縣安定鎮下崗職工王威,於1999年移居甘南縣長山鄉長山農場,以養殖遼寧蓋縣絨山羊為主業,由於各種原因,到2000年末,王威負債總額已達10萬餘元,成為當地典型貧困戶。縣政府及業務部門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決定將其作為招商引資養殖大戶給予重點扶持,並將6000畝草原承包給他。經過兩年的發展,王威成為全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典型,並帶動20餘戶農戶共同發展絨山羊養殖業。到2004年,僅長山鄉長山農場一個村,絨山羊飼養總量達7000多只,其中存欄6000只。不過現在也就1000多只。
記者來到北邊的草地,恰好碰見齊齊哈爾梅裡斯區北興村的孫敦孝老漢在放絨山羊,他告訴記者,因為草地破壞嚴重,他們那裡已經沒有草地可放了,只好到這裡來偷著放,人家還不准許。『沒辦法,我只好花錢,一只羊交給大隊5元,多時10元,從5月份一直放到秋後。本地人放羊不要錢。』
關於本地禁牧的說法,當地養殖戶稱沒接到上面通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泰來縣寶山鄉、音河鎮也都有大量的絨山羊,也有草地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