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哈爾濱文廟鎮館之寶『道洽大同』匾幸免於難
2008-03-19 15:49:2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隋 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9日訊 哈爾濱文廟(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建成於1929年,建成後屢遭變故,『道洽大同』匾是該博物館『幸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非常珍貴的文物,也是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道洽大同』匾現懸掛在大成殿正中孔子神龕的上方。這是一塊長方形木質橫匾,長3.04米、寬1.43米,正中刻有『道洽大同』四個貼金大字,字體遒勁有力,由清朝末年最後一位狀元、著名書法家劉春霖撰寫。

  哈爾濱文廟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70餘載,卻歷經滄桑,原始文物幾乎蕩然無存。1985年文廟劃歸文物部門,當時,院內雜草叢生,蕭條冷清,只有殘破的仿清古建築。據當時參加接收的省民族博物館工作人員講,他們進入文廟時,大成殿門前仍有部隊戰士站崗。一天,一名戰士對工作人員說,大成殿內神龕上有一塊又大又厚的木板。大成殿內右側後部有一個小門,門內有樓梯,順著樓梯可達神龕頂部。工作人員將木板翻過來一看,是一塊大匾,『道洽大同』匾這纔得以重見天日,如今,該匾懸掛於大成殿內。此匾為什麼會扣在神龕之上?有人猜測是有人為了保護這塊匾而特意將其翻過去的。那麼是誰乾了這件好事呢?現在已經無法考證。

  『道洽大同』的涵義指儒家之道正好與大同思想融洽吻合。『道洽大同』四個字體現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可以說『大同』世界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最高境界。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