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市推動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2008-03-19 15:45: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季佳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7日訊 14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深入南崗區紅旗滿族鄉,就推動農村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生態農業循環經濟進行調研。他強調,要在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引導、扶持和推動農民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要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實現資源的循環和高效利用。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杜松岩等參加調研。

  紅旗滿族鄉東昇村是遠近聞名的蘑菇特色產業村。在各級政府的積極倡導和有效引導下,東昇村村民自己調地、投資、建設66棟總佔地180畝的食用菌溫室小區,生產平菇、香菇、巴西菇等優質食用菌。截至目前,已生產食用菌80萬公斤,實現產值300多萬元,每棟純收入5萬元。

  杜宇新一行走進東昇村食用菌溫室,向農民詳細了解食用菌的種植、栽培和銷售情況,對紅旗滿族鄉引導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調地,發展規模經營的做法給予肯定。他說:『農民在發展生產過程中,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規模小,組織生產、傳授技術都有一定困難,這就需要各級政府、農民合作組織幫助謀劃,引導農民突破家庭經營的局限性,使生產要素在更大范圍內優化組合,提高要素資源利用率,實現規模效益。』

  杜宇新說,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規模經營可以發揮規模優勢,有利於實現農業生產的集約化和現代化,有利於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和農民收入。各級政府要在精心維護家庭經營基本制度的基礎上,引導農民調地、選項目,解決資金、場地和原料等難題,通過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推進農業規模經營,推動農業產業化和龍頭企業發展。

  隨後,杜宇新來到位於紅旗滿族鄉的黑龍江昭陽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科研示范基地。該基地主要開發北方寒地沼氣能源、牛糞燃料與畜禽糞便堆肥新技術,把環保科技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詳細詢問基地的運營情況後,杜宇新還深入農戶家中,實地查看沼氣的使用情況。他要求有關部門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以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為核心,實現資源的循環和高效利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