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訊 家住香坊區鐵東街道辦事處木材社區的來哈打工人員子女吳可新,每到雙休日就盼著一個人的到來———那是她的『一對一』家教、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學生高明。高明和他的同學義務為這個社區的20多名貧困家庭孩子當家教已經有兩年了,他們的付出為了一個目標:不讓孩子因為家境而輟學,也不讓他們因無人輔導而跟不上課程。
2006年11月,高明與張曉洋、李樹峰、胡珊珊等幾名同院學生主動與香坊區鐵東街道辦事處取得聯系,表達想利用課餘時間做義工的願望。經過介紹,他們成為木材社區內10名特困家庭學生的家庭教師,這些孩子有的來自低保家庭,有的來自農民工家庭。因為生活貧困,家長的文化程度低,孩子們平時學習無人督促,更別提補習、請家教了,學習成績在班級都是中下等,有些學科甚至跟不上進度。
此後一到雙休日,高明他們早早地從學校來到木材街上的『對子』家,兩人擠在一張小桌子旁,補數學、語文,有時他們還把這些孩子帶到農大的自習室學習。高明發現他的『對子』吳可新小妹妹學習基礎不錯,只是沒錢買各種練習冊,題型見得少,他特意跑到圖書市場為她挑選適合的教輔書。這些大學生中好幾個都來自黑龍江省或安徽的農村家庭,本身也不富裕。一般大學生們利用休息時間做家教每月能賺上幾百元,可農大這些學生不但不收錢,去路遠的學生家還得自己搭上車費。從2006年到現在,不管刮風下雪,課程從未間斷過,就連寒假也只是回家過個年就立即趕回來。在高明的幫助下,吳可新的數學、語文的成績都進入了班級的前5名;其他被幫助的小學生成績也都有很大提高。現在,接受輔導的學生從10名增加到了20多名,大學生們表示,這樣的義務補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會一直持續到他們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