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1日訊 記者從哈爾濱市民政局了解到,哈市地名整治工作昨起正式啟動。預計5月底前,哈市一二類街路將起用300個新式立式街路指示標志。新式街路指示牌將箭頭指向改為漢字標明,同時增設的街路門牌號段和相鄰街路名稱,更容易讓路人了解自己目的地的位置和方向。
據了解,目前哈市街路上使用多年的立式街路指示牌內容過於簡單,人們只能從上面了解到該牌所指示的街路名稱,看到用箭頭所指的該街路方向,再沒有更多的地名標識信息含量,而且街、路門牌的樣式五花八門,規格不統一;門牌編碼不規范,挑號、要號、串號,自編自設;有些新建小區、部分單位沒有設置門牌。隨著城市改造和新區開發建設步伐的加快,市民對地名的需求越來越多,對地名公共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這次起用的新式街路標志的材料采用耐腐蝕、抗衝擊性能好的鋁板、鋼板等金屬材料,平面光滑、平整並做防鏽處理,表面采用反光膜或長餘輝蓄光材料,面積為120厘米×30厘米。東西向街路標志底色采用藍色,南北向街路標志底色采用綠色,文字、漢語拼音采用白色。新式街路牌內容新增街路門牌號段、相鄰街路名稱等地名標識信息,並將箭頭指向改為漢字標明,方便市民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
據了解,4月1日起,全市將全面開展地名標志普查工作,全面普查市區街路標志和市區門牌設置狀況以及缺損狀況,掌握地名信息,為編制哈爾濱市地名錄及建設地名數據庫提供資料。普查期間,民政工作人員將全方位普查市區各類各條地名,重點普查街路、消失街路、廣場及住宅小區名稱,同時完善現有門牌號碼編排體系,以街路為單位,對以該街路為載體的門牌號碼逐個普查,重點是缺號、跳號、空號、編排不規則的門牌號以及非經民政部門設置的自編號、自制牌,按編碼原則重新編排。